35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两不厌在线阅读 - 两不厌 第7节

两不厌 第7节

    他刮了胡茬,嘴角的淤青也好了很多,虽然穿着布衣,但一眼望去干净耀目,连日的奔波仿佛对他只是小菜一碟,姿容分毫未改。

    只是……

    姬瑶指了指他眼下乌青,好奇问道:“怎么,昨晚没睡好吗?”

    秦瑨仿佛没听到这话,将嘴里的野菜囫囵吞下。

    昨个后半夜,姬瑶像蛇一样缠在他身上,弄的他大气不敢喘,能睡好才怪。

    对此他不愿多谈,姬瑶却一直追问:“在山里那几日也没见你的黑眼圈如此之重,你到底怎么了?病了吗?”

    大早晨起来就唧唧喳喳,秦瑨烦不胜烦,不知该如何搪塞。

    恰好沈霖出现在院里,“秦大哥,刘伯在家呢!”

    秦瑨听罢放下竹筷,借此机会逃离了桎梏,紧随沈霖而去。

    院中空寂下来,姬瑶适才清醒,把竹筷一扔,踩着一双攒珠翘头履追了出去。

    刘家坐落在村西,屋舍高大,土墙围筑,在村里非常显眼。

    三人迈进门槛时,男主人刘昇正在院中翻地,不过三十五六岁,一张国字脸生的慈眉目善,无甚表情时嘴角还在往上翘,一看就知是个慷慨之人。

    沈霖亲切的称他一声刘叔,引着秦瑨和姬瑶上前,“这两位是长安过来的,有些事想与你相商。”

    “这样啊,快请进。”刘昇热情的将三人请进屋中,复又去厨屋烧水。

    姬瑶坐在杌子上等待,闲来无事,掀眸寻睃四周。

    刘家条件虽比沈霖家好,但也只是毫厘之距,在长安附近根本寻不到这种破旧的坯屋了,大多是砖瓦宅邸。

    “久等了。”

    刘昇笑吟吟的走进来,手提铁壶,替他们倒满茶水。

    “多谢。”秦瑨与刘昇相邻而坐,直接开门见山:“我们是长安过来的商贩,在山中遇匪,又迷了路,幸得这位小兄弟搭救。今日冒昧前来,想借您的驴车一用,助我们早日归家,事后必有重谢。”

    听及遇匪一事,刘昇皱起眉头。

    若以往他肯定要出手相助,可现在他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哎。”他愁眉不展,“对不住二位,最近家中遇事,正需使用车辇,实在借不得你们了。”

    这说法与沈霖所言如出一辙。

    来之前秦瑨已有准备,诚恳道:“冒昧问一下,不知您家中发生了什么事,秦某能否帮的上忙?”

    屋内静下来,掉根针都能听到。

    刘昇意味深长的端详着秦瑨,这位长安来的商贩穿戴寻常,气度却望之不凡,眼神中的刚毅让人不容小觑,仿佛所有难事在他这里都能化为乌有。

    只是现在连官老爷都帮不上他,一个外地商贾又能做什么呢?

    刘昇对他感激笑笑,无可奈何道:“这忙不太好帮,还是算了吧。”

    秦瑨也不勉强,“你我萍水相逢,算是缘分,我们既然帮不上忙,也不能白喝您的这杯茶。您可以跟我们谈会谈会,一来二往,总能纾解一番心结。”

    刘昇望着门外长长叹息,这话听着有理,说一说糟心事,心口或许就不堵了。

    何况他现在是墙倒众人推,无人能听他一言。

    “是家中小女出了事……”

    第6章 恶行

    ◎是否能治你个懒政塞责之罪?◎

    年轻时,刘昇精明能干,经常来往县城贩卖山珍野味,赚了一些银子。后来妻子重病,花光了钱财也没能救回来,留下他和五岁的女儿相依为命,日子虽不富裕,倒也算和和美美。

    一晃多年过去,女儿刘玉芝已年满十五,出落的亭亭玉立。

    刘昇本来在县城寻了一户好人家,就要把她嫁过去,谁料前段时间刘玉芝在河边浣衣,竟被路过的山匪糟蹋了,亲事因此也没了着落。

    那匪头食髓知味,给他七日时间,让他把刘玉芝送到山寨,逾期不至便要下山屠村。

    莫岭庄本就经常受到山匪sao扰,此事一出,村里更是人心惶惶。经过商议,乡邻全都堵在他家门口,嚷嚷着让他把女儿送上山。

    刘昇不同意,很快就被乡邻孤立了。先前经常有人来他家借东借西,现在鸟兽散尽,话都不肯和他说一句,也就沈家郎还像以前那样。

    读书人嘛,终是和白丁不一样。

    “一开始,我想带着女儿逃离这里,但害怕途中遇到山匪,走不远就要被抓,弄不好还会连累乡邻,只能就此作罢。”刘昇抬手掩目,话音哽咽:“到现在还剩下三天,我无计可施,可能……可能真要把芝娘送出去了……”

    一股戚然盘旋在屋舍中,沈霖望着刘昇,几次想开口,终究还是握拳锤膝,重重的“哎”了声。

    姬瑶听闻附近有山匪出没,不禁回想起那个惨烈的夜晚。

    刚出狼窝,又入虎xue,她该不会如此倒霉吧?

    她紧张不已,问刘昇:“附近盗匪猖獗,为何不报官处理?”

    “报官没用。”刘昇抹了抹眼角,“我们村人丁稀少,又地处在三道交界之处,没人愿意接这个麻烦活。先前我去求过县令,可他让我去找隔壁县上告,一来一回全都晚了,我只能拐道回来。家乡父母官本应为民做主,可我们这些百姓遇到难事时,却像鞠球一样被他们踢来踢去……”

    他目光哀然,泣血般的控诉。

    秦瑨目似寒潭,终于弄明白了那些木栅沟渠的作用,十有八九是用来对付山匪的。

    姬瑶心道刘昇真傻,“县丞不管那叫渎职,你们去找刺史上告啊!”

    “难呐。”刘昇落寞笑笑,“那可是刺史大人,岂是能轻易见到的。”

    按照盛朝律例,百姓上告,不许越级,想要避开管辖地直接见刺史,绝对难于上青天。就算幸遇见,刺史政务繁忙,自没有功夫给他们这些寻常百姓断官司。

    姬瑶这下没话说了。

    从刘昇家出来,她难得敛眉肃目,思忖着方才的见闻。

    自打她成为皇太女,长安的女郎皆是恣肆随性,就连成亲都无需下跪,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天下竟还有女郎任人鱼rou。

    县丞不管,刺史见不到。

    难道刘玉芝只能听天由命,嫁给山匪了吗?

    姬瑶胸窝窒闷,有些同情刘家的遭遇,可惜虎落平阳,她现在帮不上他们分毫。

    因要准备乡试,沈霖先行一步,赶回家中温书。

    目送他离开,姬瑶讥诮地睨向身边人,细声道:“你做山匪时,也干过这种打家劫舍的勾当吗?”

    秦瑨只言片语都没有,目光沉沉,看向远处层叠的山峦。

    “不说话就是默认了,也不知你给我阿耶下了什么蛊,竟得他如此重用,麻雀变凤凰,气运可真是好。”

    姬瑶言辞犀利,一刀刀往秦瑨心尖上扎。

    秦瑨素来在意别人评判他的出身,而姬瑶最喜欢就是揪住他的出身不放,每当君臣产生冲突时,她要么当场冷言相讥,要么就私下煽动世家,找到机会对他群起而嘲之。

    本以为秦瑨会像以往一样震怒,谁知他今日格外冷静。

    明晃晃的日头下,他停下脚步,不疾不徐道:“悲喜自渡,我的事先抛开不谈,但刘家的事你应该看的真切。我曾多次上奏,主张管制地方官员,你觉得我是庸人自扰,迫于无奈才允准实行。时至今日,地方不作为者依旧大有其人,仗着山高皇帝远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弄的百姓哀声怨道,如此一看,你还觉得我是多虑吗?”

    他凝视姬瑶,心头漾起莫名的期待。

    以往她稳坐高堂,不谙世事,如今落难在外,亲眼看到这些民间疾苦,总该信他几分了吧?

    可惜姬瑶只是不屑地笑了笑,“眼下只是个例,怎能一竿子打死一群人?若要细说,管制地方官员这件事可是交由你和御史台负责,这么长时间了,还有不作为者,那我是否能治你个懒政塞责之罪?”

    女郎轻柔的嗓音落地,蕴着几分奚落,甚是无情。

    秦瑨眸中光影泯灭,压抑道:“这事的确由我负责,但我并没有收到朝廷的实际支持,政策实行起来不知要受到多少阻力,我——”

    “行了行了。”姬瑶怏然打断他:“用你的话说,咱们现在都是白身,谈这些政事有何用?有功夫在这白费口舌,不如想想如何弄辆车来,去陇右那么远,我可是万万走不到。”

    她望着他,不点而红的唇微微噘起,好似任性娇憨的小娘子,没了先前咄咄逼人的态势。

    两人对视几息,秦瑨深深吸气,亦跟着收起了对峙的情绪。

    他们君臣之间矛盾深沉,想要化解并非易事,处理好眼前的困境才是当务之急。

    把姬瑶送回去后,秦瑨独自在村里游逛了一圈,这里家家户户穷的吊儿郎当,当真只有刘家那辆驴车。

    可现在刘家遇难,不肯相借,明抢,使计,亦或是放弃,一时让他左右为难。

    直至夜幕初降,他还是没能找到万全之策。

    许是前几天累坏了,姬瑶早早便犯困,责令他褪鞋上榻,急不可耐地靠住他,翻来覆去的扭动身子。

    屋内灯影绰绰,秦瑨又开始不自在了。

    他薄薄的唇紧抿在一起,终究是耐不住,低头叱道:“你乱动什么?到底睡不睡?”

    “我得找个舒服的姿势啊……”姬瑶睁开杏眼看他,似有几分委屈。

    屁事真多!

    秦瑨冷哼,头一抬,懒得与她多费口舌,任她在身上来回搓捻。

    他屏息凝神,肌rou愈发紧绷,如同上刑一般难受。

    半晌,姬瑶终于消停了,脸颊贴着他的宽肩,一只无处安放的小手覆在他的心口上,紧攥他的衣襟。

    昏暗之中,秦瑨头靠冷硬的墙壁,长长舒了一口气,鬓角早已堆积出一层薄汗。

    “秦瑨。”姬瑶迷迷糊糊唤着。

    他回过神,睇向她酣甜的面靥,“怎么了?”

    “有点冷……”

    春夜的确料峭。

    秦瑨拎来旁边的被衾,将姬瑶裹的严严实实,肩膀都没露。

    在外条件艰苦,他只求这位祖宗千万别受风寒。

    很快姬瑶的呼吸变得均匀,像是睡熟了。秦瑨揽着她,也跟着阖上眼,脑中又开始回溯今日的见闻。

    快要睡着时,屋外突然传来争吵和叫嚷声,听不清晰,只觉乱哄哄的。

    秦瑨睁开眼,心觉这声音不妙。

    姬瑶亦被惊醒,惶恐道:“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