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我在古代开饭馆在线阅读 - 我在古代开饭馆 第39节

我在古代开饭馆 第39节

    “想想去年这个时候,咱家还都?在地里刨食呢,当时我就想着,能把两个孩子养大成?家就行了,哪儿能想到?一年以后过上?这种日子,这人?吶,可不能贪心,哪怕是?现?在日子好了,我和万海也没想着望子成?龙!”

    郑春苗换了只手拎水果?:“况且啊,文阳这孩子什么?水平,我这做娘的一清二楚,盼着他读书好,还不如盼着他做个大将军呢!哈哈哈哈…”

    张桂花听?到?郑春苗这么?一说,一颗心也放了下来,都?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日子才能更好,要是?因为这事儿几个兄弟妯娌之间有了嫌隙,那可真是?麻烦了。

    吴芬和李红月在后头听?着心里也泛酸,一个个都?眼泪汪汪的看着郑春苗。

    郑春苗回头一看,就见两人?一脸感动的看着自己,登时出?了一阵鸡皮疙瘩,直笑骂了两句。

    三个妯娌好一阵闹腾才歇下来。

    郑春苗说的这番话也是?早就和苏万海私下里商量好的,苏家几个孩子都?各有所长,长辈们也都?慈爱团结,这么?好的日子就该和和睦睦的过下去,孩子怎么?发展还得看他自己的造化。

    再说这头,苏文安和苏文辰一大早就急着去给?夫子报喜,还没出?门就被苏恬拦了下来。

    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你们等一会,我准备点东西你们去带给?夫子。”

    上?次沈家借着安安生辰的借口送来的笔墨纸砚还被苏恬收在屋子里,苏恬进屋翻了翻,挑了一个上?头带有冰纹的砚台,又拿了一整条包装好的墨条,上?头还带着金闪,瞧着好看的很。

    拿了个木盒装好,苏恬看着手里的盒子又觉得有些单调,想了想转身去了厨房。

    读书人?都?讲究清廉,送了砚台和墨条,再送些其他的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收,还不如自己做些新奇吃食送过去,既带了心意也能显得与众不同,毕竟苏恬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有自信的。

    先前似乎听?文辰说过,夫子从小在岭南长大,后来才到?柒云县这里做了夫子。

    岭南…不就是?广东那一片吗?说道广东,那就不得不提特色小吃肠粉了。

    把大米捣碎,磨成?粉浆,再倒入清水稀释,重复多磨几遍,这样出?来的米浆才顺滑细腻。

    米浆沉淀一会以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在平底锅里刷上?一层薄油,倒入一大勺米浆,左右摇晃让它平摊均匀,手脚麻利的再打入一颗鸡蛋,撒上?少于猪rou沫和葱花,蒸上?一会,等到?米浆逐渐凝固,变成?晶莹洁白的软皮以后,就可以出?锅了。

    用铲子自下而上?一推,米皮便变成?了皱皱巴巴好像猪大肠一般的模样,卷了几道以后分成?小段,浇上?提前调好的料汁,撒上?一层熟芝麻,肠粉就做好了。

    苏恬还做了虾仁和腊rou两种口味的,就是?不知?道夫子喜欢哪一种。

    正?装盒的时候,莫良和宋览闻着味儿就过来了,一眼就看到?了苏恬手里的肠粉。

    莫良搓搓手:“苏姑娘,这是?今个儿的早饭吗?这么?点还不够我一个人?塞牙缝的呢!你多做点呗?”

    苏恬一把盖住木盒的盖子:“这是?给?文安和文辰夫子送过去的,你要吃一会我让大姐再做。”

    “现?在就去吗?”宋览抓住了重点,“带我一个,先前说了要去拜访那位夫子,正?好就趁着这次机会一起吧?”

    带上?宋览也不是?不行,毕竟两个小孩子加一位女子和一个乡下老汉苏大树跟夫子估计也说不上?什么?话,不如让宋览过去添个话头。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不管莫良可怜巴巴的眼神,苏恬只留下一个冷漠的背影。

    ……

    “前头就是?夫子家了。”

    今天正?好夫子休息,苏恬便让苏文安和苏文辰直接带路来到?夫子家。

    这夫子的小院还没苏家院子一般大,门口栽着两棵歪脖子树,这会儿也悄悄冒了绿芽。

    苏文安跑到?门口,抬手敲了敲门锁:“楚夫子!我是?文安!开开门!”

    说完便退了两步等候。

    不多时,门内传来细微的声响,门锁晃动,发出?清脆的声音。

    “哦…文安啊?”一声沙哑温和的嗓音响起,大门打开,一位身着青布衣衫身形清瘦的男子走了出?来,约莫五十几岁的年纪,整齐梳起的头发掺杂着丝丝白发。

    “楚夫子!”苏文安和苏文辰恭敬的向他行了个礼。

    “文辰也来了啊。”楚一舟受了礼,又抬眼看向苏恬几人?:“这几位是?…”

    “这是?我爷爷,那位是?我jiejie,另一位是?…”

    “我是?平庆十一年的榜眼宋览,最近一直借住在苏家,之前跟文安文辰交谈的时候听?过夫子的教导理念,觉得受益匪浅,此番不请自来,还望夫子见谅。”宋览接过话头,对楚一舟拱手行礼。

    苏恬听?了宋览的话心里很是?诧异,宋先生居然是?曾经的榜眼?老天爷诶!

    不过楚一舟听?了宋览的介绍面上?并?无波澜,照常回了礼便邀请他们进屋。

    “看你们这样子,老夫应该能听?到?好消息吧?”楚一舟目光含笑的望着苏文安和苏文辰。

    两兄弟这会又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又想把好消息和夫子分享,只得红着耳朵讲府试成?绩说了。

    “不错。”楚一舟抬手捋了捋胡子,满意地点点头,“和我猜测的相差不远。”

    苏文安和苏文辰眼睛亮晶晶的,楚一舟顿了一下,但还是?张口道:“此次让你们早早的参加县试和府试,取得成?绩都?是?次要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举的辛苦,有了这番经验,想必你们已经体?会到?科举之路的冰山一角了。”

    “以你们现?在的水平,后面的院试还是?需要更加努力的,今年就先放一放,沉下心来厚积薄发,等时机成?熟了,我自会放你们去考。”

    苏文安和苏文辰安静的听?着,重重的点头:“是?!夫子。”

    楚一舟又教导了几句,许是?有些口渴,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润嗓。

    苏恬趁机把装着肠粉的木盒端了出?来:“夫子,听?闻您从小在岭南长大,后来便离了家乡,怕是?许久没有尝过家的味道了,小女正?巧知?道些岭南的吃食,方才做了一些带了过来,夫子可要尝尝?”

    楚一舟听?了苏恬的话,眼神有些放空。

    “岭南…竟是?有些年头没有听?人?提起了。”楚一舟低笑了一声,“那便尝尝吧。”

    第52章

    洁白剔透的肠粉上面滑落着酱红色的酱汁, 隐隐透出?里头的内馅,热气裹挟着香味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口舌生津。

    楚一舟接过苏恬递来的筷子, 迟迟没有下筷,他略显浑浊的眼睛深深地看着肠粉,嘴唇微抿, 仿佛透过它想起了往事。

    “夫子, 您尝尝, 凉了就不好吃了。”见夫子久久没有动作, 苏恬只好出?声提醒道。

    “哦…哦, 好。”燕一舟眨了几下眼,伸手夹起?一筷肠粉。

    肠粉很?薄很?弹, 在筷子上颤颤巍巍地晃动,将它放入口中轻轻一咬, 软糯细腻的口感在唇齿间流淌,温热的肠粉携带着酱汁和内馅儿的鲜味不?断的冲击着味蕾,不?用多嚼就直接滑进了喉咙, 不?费一点力, 很?适合牙口不?好的人。

    “唔…”燕一舟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喟叹, “竟是有些许老夫当年畅游清原县所?尝到的味道了…”

    “清原县?夫子还去过清原县吗?”苏文辰吞下一口肠粉,眨巴着眼睛好奇的问道。

    燕一舟放下筷子,慈爱的点点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啦…只不?过那会的场景仿佛还近在眼前?…”

    说着便?挑了些趣事细细地讲给两?个孩子听, 不?知是为了讲故事还是为了怀念从前?那段时光。

    他讲话语气很?慢,对当年的故事娓娓道来?, 引人入胜, 每一个字好像都包含了一段过往,不?仅苏文安和苏文辰听入了迷, 就连苏恬和宋览都忍不?住放轻了呼吸。

    只是宋览越听越觉得熟悉,这经历…怎么?和当年那位惊才艳艳,意气风发的淮书先生那么?相似?

    要说那淮书先生,距离现在也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凭借一首《惊秋赋》一战成名,从此冠绝京城,只是那淮书先生没过多久便?如昙花一现般销声匿迹,只留下几本孤本供世人奉读。

    宋览皱了皱眉,又仔细的回想了一番,似乎淮书先生的《淮树游记》里确实有一段描写和燕一舟说的极为相似,他心下起?了犹豫,似是想到了些什么?,有些坐立不?安。

    “敢问夫子,您是什么?时候去的清原县?”在燕一舟停下喝茶的功夫,宋览忍不?住问道。

    燕一舟眯了眯眼,手指点了点桌子:“大约…大约是元永二十八年夏吧…我记得那年的夏天格外的热。”

    元永二十八年?如果没记错的话…淮书先生似乎也是那个时候去的清原县,难道是巧合吗?

    宋览点点头敛了神色不?再多问,但?又感觉没有头绪,似乎有什么?东西从眼前?划过,却怎么?也抓不?住,一直愣了好一会神。

    又陪燕一舟说了会话,一晃时间快到午时,见夫子脸上显出?了一丝疲色,苏恬才意识到已叨扰许久,于是拉着三人向他告别。

    “听夫子说话好像有种魔力一般,竟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走过街角,苏恬不?由得感叹道。

    苏文安用力的点点头:“是啊是啊!每次夫子讲课的时候我都觉得刚开?始就结束了!”

    “我感觉我能听夫子讲一天的课!”苏文辰也插嘴道。

    苏恬摸摸他的头:“真让夫子讲一天你也不?怕他累着!”

    “嘿嘿…夸张了点嘛…”苏文辰蹭蹭她的手心。

    哪怕现在是有功名在身,在自家人身边,两?兄弟还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孩童模样。

    ……

    再说苏家两?儿郎小小年纪中童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遍小半个柒云县。

    这几天苏家饭馆门口天天门庭若市,连苏家小院周围都时不?时地有人晃悠,看见院子里有人出?来?便?上前?搭话,沾沾喜气。

    虽说有人来?贺喜,苏家众人自然是欢迎的,但?实在是架不?住从早到晚随时随地不?知道从哪儿就能冒出?来?几个人围着你一顿拉家常,多来?几次也吓得不?行。

    于是当晚,几人在屋子里一合计,既然人这么?多,干脆直接办三天的流水席得了。

    定下来?的第?二日,家里头便?是忙着四处采买,那凌云楼的张老板不?知从哪儿得来?的消息,竟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出?场地和人力。

    正巧苏恬正愁饭馆的大小恐怕摆不?了几桌,这张掌柜真是送上门来?了,一个图苏家兄弟的喜气,另一个图凌云楼的地段,两?人一拍即合。

    流水席当日,得了信儿的人成群结队的赶了过来?,先是往凌云楼门口的红面金边的宝箱里塞些红包,又对着现在门口迎客的苏文安和苏文辰好一顿夸,才恋恋不?舍的进了大堂。

    更?有夸张的,抱着个奶娃娃就往两?兄弟怀里送,直言道要沾沾他俩的才气,以后也好考个好成绩。

    桌子上早就摆的满满当当,乍一看似乎有很?多菜品都十分眼熟。

    “诶?这不?是苏家饭馆的口水鸡吗?”

    “是了是了,还有这卤味,我都不?用尝,看着色泽肯定也是苏家饭馆的!”

    “嚯,我还以为流水席摆在凌云楼,得是凌云楼的师傅掌勺呢。”

    旁边的小二听了,走过来?解释道:“菜品都是苏家饭馆的苏姑娘列的单子,味道也是她把?关的,但?是我家酒楼上下也是在后头帮了不?少呢!”

    说着表情还特别自豪,仿佛帮着苏恬做活儿是件多么?光荣的事儿呢。

    听了这话的客人们表情了然,互相问候了一番便?迫不?及待的将筷子伸向桌子上的美食。

    卤味和口水鸡的味道都不?必再细说,还是原来?的味道,倒是这蘸酱菜算是别出?心裁。

    大圆碟中围了一圈切成细条的黄瓜条和胡萝卜条,搭配着的还有洗净的辣条圈,生蒜片,葱段和生菜叶,中间一个小碗装着烂糊糊油汪汪的鸡蛋酱,旁边还有一小碟小薄饼。

    一开?始那家还不?清楚这道菜怎么?吃,而且又是素菜,自然没什么?人动筷,但?架不?住其他菜品都是油荤,吃着吃着筷子就伸向这盘子素菜想吃些解腻。

    这不?,有个客人直接就夹了一筷子黄瓜条往嘴里送,正巧被小二看到了。

    “客官!这菜可不?是这样吃的!”小二着急忙慌的跑了过来?,即使?阻止了他。

    “不?是这样吃的?那你说说应该怎么?吃?”被拦着的客人也不?恼,反而十分有耐心的看着小二cao作。

    小二取了双公筷过来?,夹起?方才的黄瓜条往中间那酱里一沾:“喏,客官,这样便?有味儿了,您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