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太子爷的鬼迷心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6

分卷阅读356

    命令。

“去一趟州府查一查闻家,一天之内回来。”

雁云:“遵命!”

玉珠见此捂了捂自己嘴巴,偷笑,她就知道主子不会不管的,不过主子不是那种见人就示好的人,她更谨慎冷静。

沈锦乔回去就睡了,赶路这么久,着实有些累,听了佛经,清心宁神,很快就睡了去,且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沈锦乔是被钟声叫醒的,一日之计在于晨,师太们又得诵经了,但沈锦乔却懒得不想动,醒了也只是趴在床上,听着钟声昏昏欲睡。

等到玉珠都把早膳端来了她才慢慢起来。

“主子,那闻芝姑娘带着她的弟弟跪在门口求见。”

沈锦乔摇头:“不见,让她回去吧,你去跟悟真师太说一声,咱们的马车坏了,今日要修整一下,恐怕要多叨扰一天。”

玉珠:“是,我这就去。”

沈锦乔用了早膳就起来看书,这里窗户有竹塌,刚好对着后面的竹林,点上一圈檀香,最适合读书了。

闻芝被沈锦乔拒见,心里有些慌,又去找悟真师太:“师太,那姑娘根本不见我,她真的能帮到我们?”

悟真师太浅笑:“不急,再等等。”

闻芝哪儿能不急:“再等她就要走了,师太,我真的不知道还有谁能帮到我们兄妹,您可知道她是什么人?”

悟真师太摇头:“不知,不过定是你的贵人就是了,帮你是她的善,不帮也不是过,就看缘分了。”

沈锦乔一天都在看书,后院的侍卫也确实在修整马车准备赶路启程,沈锦乔不急,但那闻芝却很急,连着来了三次跪着求人,最后一次竟然跪着不走了。

眼看着天色已经黑尽,沈锦乔都准备睡下她还跪在外面。

沈锦乔放下书:“让她进来吧。”

闻芝拉着弟弟一起进来,闻芝很清瘦,她那弟弟也是瘦得皮包骨,这些日子确实吃了苦的。

“奴家见过姑娘。”

那男孩乖乖跪地一拜。

沈锦乔让玉珠把他们扶起来:“你来找我是做什么?我可没说帮你们。”

闻芝揪着帕子快哭出来一般:“姑娘,您知道祖父的名字,想必家中跟我们家曾经也是有交情的,求您帮帮我们姐弟二人,我们也真是无路可走了,阿远是我们家中唯一的男丁了,我得让他活下去,不能遭了那些人的毒手,只要姑娘愿意庇护阿远,奴家为奴为婢、做牛做马报答您。”

说着扯了一把闻远:“阿远你说句话啊,姑娘,阿远很聪明的,他读书很厉害,是祖父亲自教的,可惜......不过姑娘你放心,等他再长大一点就可以帮着干活了。”

沈锦乔失笑:“闻家子弟只用来干活,岂不是暴殄天物?”

沈锦乔伸手拿出一本书,递给闻远:“看得懂吗?”

闻远的目光落在书本上,闻芝推他一下,闻远上前,拿过书本,微微点了点头。

这是懂?

“读来听听。”

闻远拿着书本,不动。

沈锦乔微微撑着头:“这本书就送你,明日我会离开,在我走之前若是你能读完它,我会考虑帮你们。”

闻芝脸色瞬间就白了:“姑娘,我弟弟是会读书,但是这么一本书,一晚上读完......”

“太为难了吗?这得他说了算。”沈锦乔看着闻远。

闻远握紧书本,没有说话,却微微点头,这是答应了。

第346章闻家惨剧(1)

第二天,天还没亮雁云就回来了,他是整整一天没休息,马不停蹄的跑才把沈锦乔要的东西拿回来。

沈锦乔让他去休息,让人在外面给他煮一顿热菜等他醒来吃,对有能力的下属她从不吝啬,但也不会过分,这样恰到好处的好雁云他们受着也安心。

正好人也醒了,点了灯起来看雁云带回来的一堆东西。

这些东西都是很杂乱,有书信、有衙门的卷宗,东拼西凑的一堆,甚至有些是雁云自己写的,应当是去找人打听,随手记下来的,看起来更是没有章法,不过也难不倒沈锦乔,全部看完再整理一遍,自己想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太子一案,闻家被牵连至深,闻家的姑娘嫁了太子,怎么都逃不掉这个旋涡,而先帝一念之仁将他们贬走,虽是先帝开恩,可对闻家来说,这就是噩梦的开始。

人往上走的时候不一定有人推,但往下跌的时候一定是万人踩。

闻家可是丞相,太子妻族,高门世家,朝堂一品大员,结果一朝被打下来,区区七品县令,还没有多少钱财,就得一肚子文采,这些看菜下筷子的人不欺负他们欺负谁?

谁都知道闻家不可能再复起,那自然是往死里欺负,毕竟把曾经的一品丞相踩在脚底的感觉,吹牛都能吹好几年了。

衙门的官员小吏为难,周围的商贾、豪族使绊子,闻家在这里毫无根基,寸步难行。

有道是阎王易见小鬼难缠,便是身为一朝丞相,面对这些地痞无奈,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想要强势,却没有任何人能作为后盾,日子艰难可想而知。

然而便是被为难,闻丞相也不得不坚持,一大家子人,他没有退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闻丞相也算是杀出了一条路来,终于在这里站稳了脚,闻家也得到了一些百姓和读书人的拥戴,也算是过了一段安宁的日子。

沈锦乔看看时间,也是那时闻丞相给外公写过几次信,信里说自己挺好的,虽然是小官,但远离是非之地,倒也挺好的。

那时霍老爷子还感慨闻丞相比他看得开,毕竟老爷子可是一直都不甘心的。

有过几次通信,闻丞相也直言不需要霍老爷子帮忙,他很好,不想连累老爷子,而老爷子那时被夏帝盯得紧,也不想连累闻丞相,两人后来没有通信了,想来闻家也就是那时遇到了后面这些事情吧。

闻丞相的嫡次子被人陷害欺辱县尉夫人,被活生生的打得瘫痪,而他这个县令却不能给儿子伸冤。

从那以后,闻家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闻家人相继出事,一个接一个的摊上官司,闻丞相明知自己家人是无辜的,怎么能把他们送入牢中?可闻丞相若是不送他们去坐牢,闻家好不容易凝聚的民心和威望就会溃散,说他徇私枉法、包庇亲属。

闻丞相就这样被逼得杖责了被冤枉偷盗的儿媳,却直接把人打死,而嫡孙也因为母亲的死愤怒发疯失手杀了人,最后闻丞相含泪斩首嫡孙,在行刑的那一瞬倒下,从此一病不起。

衙门成了那些人的一言堂,拿着闻丞相的印章和权力干尽了非法之事,结果那些不法之徒找上门来,他们却把这些黑锅全部丢给闻家。

一群人上门讨债,逼闻家给钱,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