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孤岛余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3

分卷阅读113

    不会放弃的。

送走于母,她即刻去薛华立路巡捕房,要求见于亦珍。

拘留所在南边底层,她之前办案就已经来过,但每回走进来都觉得阴冷得很,总也不习惯。所幸这次碰到的值守十分爽气,看过她的证件与委任书,二话没有就开了铁栅门把她带了进去。

会见室里不见半点天光,天花板上挂下一支电灯泡,墙角霉迹密布,被那灯光一照,愈加影影绰绰,叠成奇异的图案。

不多时,于亦珍被带了过来。人已经被关了几日,浑身污秽,头发虬结,但看面孔,一点妆也没有了,就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姑娘,眼睛下面一粒痣,长得挺秀丽。

“于小姐,”周子兮起身开口,“你母亲委托我来看你。”

于亦珍却一屁股在她对面坐下,嘴上念叨一句:“怎么又换了一个?”

周子兮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态度,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得也坐下来,等那值守离开。

“你,也是律师?”于亦珍将她上下打量一番。

“是,”周子兮点头,“你母亲委任我替你辩护。”

不想对方一口回绝:“没有什么好辩的,人是我杀的,等着开庭认罪就是了。”

“不是你杀的,有不杀的辩法。是你杀的,也有杀的辩法。”周子兮解释,气不顺,话说得也不客气。

于亦珍却是笑了,笑得有几分好看:“谁都晓得杀人偿命,既然是我杀的,还有什么可辩?”

“凶械不是你的,你只是冲动之下开枪,过后立即找到巡捕,可以算是自首情节……”周子兮说出一种可能。

于亦珍冷嗤一声打断:“总之是杀了人,有什么两样?”

“一个是生,一个是死,你说有没有两样?”周子兮反问。

于亦珍看她一眼,神色淡漠,答:“我觉得都一样。”

周子兮搞不懂她为什么是这种态度,也是有些动气了。两人随后的问答进行得更加吃力,于亦珍只是简单地说人是她杀的,理由是顾景明几次三番骗她,名份或者钱都不给她。那天她终于忍够了,就朝他开了一枪,又怕被旅馆里的人抓住,即刻逃了出去。

可再往细了问,于亦珍却说不清前因后果,细节更加模糊。比如两人怎么吵起来的,枪当时放在在哪里,她又是怎么拿到的。

这一场谈话叫周子兮十分气馁,时间精力花下去,却没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从拘留所出来的时候,她差一点就想撂挑子不管了。

可是,当她离开薛华立路巡捕房,回到毕勋路家中,洗漱,更衣,同娘姨一起摆开晚饭的餐具,等着唐竞回来,无论手上做着什么,脑中一直在回想方才的谈话。

直等到唐竞的汽车开到门口,她隔窗看见他从车上下来,那一刻,竟想起多年的自己,在学校寄宿的时候,或者是被软禁在周公馆里,等着他到来,却又不给他好脸色。

她忽然顿悟,如果于亦珍真的想放弃所有诉讼权利,完全可以拒绝见她,根本不需要耍脾气费口舌,惹她嫌恶,说服她放弃。在那副看淡生死的面具之下,这个十九岁的女孩子是恐惧的,既希望倾诉,也希望听到外面亲人的消息。

孤岛余生22.2

第二天,周子兮便去了案发的那间旅馆。

一路上,仅看街景,也知道战火渐渐近了。哪怕是租界里,沿途的银行、洋行、饭店、商铺,橱窗玻璃统统上了门板,门口堆上半人高的沙包掩护。倘若老板是外国人,必定有国旗撑在外面。恰逢台风天,各色旗帜随风猎猎。

虽说准备周详,但许是有了五年前的那一次经验,大多数店面照样开着,生意也还是照做。无论如何,钞票总不能不赚,日子也不能不过。

先坐电车,再换黄包车,到了码头附近,又问了几次路才找到那家旅馆。门口招牌倒是顶神气的,写着“星洲国际大旅社”几个字,却不知被什么熏得黢黑。店老板看着像南洋人,口音很重。

于亦珍与顾景明住过的房间还贴着巡捕房的封条,不得进入。周子兮索性要了一间邻近相同的客房,一扇门推进去,里面方方正正一览无余,只一扇窗对着后面的小巷。巷口过街楼的石头牌子上写着“竹篾里”三个字,从窗口朝巷内望去,里面全是简屋,经过多年的加盖修补,几乎辨不出原本的样貌,只觉四通八达,是个大海捞针的地方。

出了客房,便是走廊,只有中间一道扶梯通到底层。周子兮四处转了一圈,又从楼上下去。为防空袭,底楼门口的玻璃上也已经贴了米字,但还是能看见外面的街景。不远处便是一个巡捕房所设的岗哨,几个着短裤绑腿的安南人正在那里执勤。

“底楼还有其他出口吗?”她问老板。

“有啊。”老板回答,“走廊到底就是后门,还有厨房里也有一个,都是通到后面弄堂的。”

等她问起那桩枪击案,老板照样有问必答,反正早已经知道她不是寻常客人,只要钞票到位,什么都可以。

但问出来的还是那几句话——二楼客房里那一对男女已经同居了几个月,两人时常吵架。案发当天,全旅馆上下都听到两声枪响。而后女的拿着一把手枪跑出来,一直冲到街上,被对面的巡捕捉住。店里的伙计进房间去看,才知道男人已经死在里面了。

周子兮点头,即刻付了房账当作酬谢,出门叫一辆黄包车,又去于亦珍伴过舞的舞厅。

车子往前走了不远,她看到黄浦江,才觉这里得有些眼熟。

她向车夫打听:“前面是什么地方?”

车夫往她指的方向看了看,想也不想地回答:“那边就是码头了。”

这个宽泛的描述没有叫她想起什么来,又回头望一眼却还是觉得似曾相识。她总以为自己记性好,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似乎从来不曾有过。

于亦珍上班舞厅名叫仙宫,同其他开门做生意的地方一样,门口垒了沙袋,但营业照常。只是行业所限,一点钟才开下午场。周子兮在附近随便吃了些东西,又去门口等着,账房一开门,就买了好几本舞票入场。

里面售票小姐看着她奇怪,她也不解释,只是拆开舞票数了数。同别处一样,都是一块钱一本,但这一本里面有七张。她不懂行,但百乐门“一块钱三跳”总是知道的,与之相较,这里至多也就是三流地方。

本以为下午场生意清淡,而且又是这样的年月,却不想里面照样热闹。才刚开门不久,一支菲律宾乐队已经开始演奏,舞池里男男女女,油头西装,烫发旗袍,一对对的着实不少。

好在周子兮手中舞票充裕,一张一张发过去管够发一阵的,这才找到一个认得于兰的伴舞女郎。那女人看着有些年纪,但做她们这一行常年日夜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