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

分卷阅读16

    经是怒发冲冠了。

帝乙仓促调兵,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已经归降的东夷中的“人方”再次叛乱,大商再度调兵,势必会影响与周人的战局。

因为商周两方陷入了僵持之中,人方又来势汹汹,帝乙无法,只得与周部妥协。

周部是同族,而人方是东夷的一支,是异族,两者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异族,必须要采取狠辣的手段予以致命的打击,而对于同族,还是能够商量的,毕竟追根溯源,或许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先。

因为此番是大商遭遇了危机,所以清和也是大商这边提出来的。

不过周人那边与大商持续僵持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到最后他们会同意倒是可以肯定的。

大商这边做好了被周人狠宰一顿的准备,但周人的条件传回来以后,最恼火的不是帝乙,反而是比干。

因为此番是周人先挑起的战争,大商是因为意外才迫于无奈请求停战的,所以周人自然担忧大商会秋后算账。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要提出一个能够牵制大商的条件。

能让双方都比较放心的,除了联姻没有别的方法了。

虽然联姻也很不保险,涉及到这种家国、王位之争的,管你是大舅哥、小舅子还是妹夫,该兵戎相见的还是要动手的。

联姻不保险,但是比联姻保险、能让人放心的真没别的了,所以只能提出这种条件了。

周人提出的条件是希望大商能将帝子嫁与他们的首领姬昌。

公主和帝姬的称呼都是自周朝以后才存在的,大商这个时候当然没有这样的称呼,比干刚开始听到周人的条件的时候,还以为他们的口味那么重,居然要让王子去和亲,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周人的意思就是让大商的公主下嫁。

所谓帝子,指的是商帝的女儿,因为这个时期的男女都是可以称呼为“子”的,如果是儿子的话,一般会在称呼后面加上名字,有封邑的用封邑代称,好做区别。

帝乙并没有女儿,就算有,他的女儿也根本没到能嫁人的年纪,所以符合条件的就只有先帝文丁的女儿,帝乙和比干的王妹。

先王的儿子多,但是女儿却是比较少的,地位高的更是只有一个——子姝。

子姝自幼养于如今的太后膝下,比干、帝乙对她也极为疼爱,生育较晚的比干和妻子有妫氏后来是真的把这个meimei当女儿来养的。

姬昌早就有了正妻太娰,而且他们的感情极好,已经生育了好几个嫡子,如今已经生下了姬昌的第九个嫡子姬封。

这还只是嫡子的数量,太娰除了儿子以外,还生下了几个女儿。

除了正妻之外,姬昌还有许多跟随太娰陪嫁来的腾妾。

对于比干来说,将meimei子姝嫁给姬昌,实在是难以接受。

但是最后,帝乙还是下了决定,答应周人的条件,将meimei下嫁。

子姝毕竟是大商的公主,周人主动提出的联姻的条件,也不能委屈了她,否则就真的是结仇了。

因此姬昌又上表表示他愿以正妻之礼迎娶帝子,又啰啰嗦嗦地说了许多,保证自己不会委屈了帝子,但是依照比干的理解,他的meimei嫁过去也就是一个平妻而已。

姬昌与太娰的感情好,再加上他们又生育了这么多嫡子,姬昌的庶子也有许多是作为太娰的陪嫁的腾妾生的,子姝本就是过去联姻安定人心的,说白了,就相当于是质子,给她一个平妻的位置,反而是更加把她架在火上烤。

一想到这个被当成女儿养的meimei嫁过去以后就得在周部受苦受难,比干就有些抓狂。

他和子姝的感情深,自然不愿意她受委屈。

文丁不只子姝这么一个女儿,要是帝乙愿意,完全可以另外选一个来代替,但是谁都知道子姝自幼养在太后的膝下,和帝乙的关系最好,帝乙选她,也有安周人的心、以示诚意的意思。

虽然明知道兄长这么做是正确的,但是比干还是手痒痒,想去王宫里和老哥撕一场。

不过这件事已经有人帮他干了。

大商朝堂上是有女官的,数量还不少,对帝乙的这个决定看不过的人也大有人在。

比干跑到王宫里,只看到他哥被两个姑姑骂了个狗血淋头,还不敢反抗,特别的憋屈。

比干:看到老哥你不开心我就开心了。姑姑,稳,我在心里给你双击666一下。

这两个姑姑名为子妥和子媚,是帝乙和比干的爷爷武乙的女儿,不仅在朝堂上做着内服官,在外头还有封邑。

她们俩和太后的关系好,子姝被太后养着,和其他姐妹的生活环境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因为她的个性和两位姑姑很像,也非常讨她们的喜欢。

如果帝乙没有答应将她嫁与姬昌,而是让她按照正常的轨迹留在殷都的话,她很可能重复两个姑姑的足迹,获封封邑,在朝中为官。

饶是大商的人再怎么不舍,子姝还是出嫁了。

帝乙归妹的性质先不论,但是这个场景倒确实是盛况空前。

姬昌的祖母有邰氏被称为太姜,他的母亲被称为太妊,他的正妻出身有莘氏,是为夏禹之后,为姒姓,被称为太娰。

这三位被称为“太某某”也有因为她们品德出众的意思,但是子姝作为享有正妻待遇的人,再加上是被尊为“大邑”、“大邦”的大商嫁到他们周部的人,也有了这么个类似的称呼。

“子”又通“好”,所以子姝自此就改称“太好”了。

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比干是强忍着才没让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笑出来的。

不过太好这个称呼已经是很好了,要是直接用大商的直系王族的姓氏子姓的话,那子姝岂不是要被称为太子?

那画面太美他真的不敢看。

虽然太好这个称呼听起来不错,周人也很安分,但是帝乙和大商之人心中总是憋着一口气。

比干疼meimei,又不是说帝乙就不疼她了。

在这种情况下将meimei嫁出去,那就是和亲了,帝乙登上帝位不过两年,而大商这些年虽然也走了下坡路,但是商帝们从来都自喻为是在人间的太阳神,这种憋屈的情况真的没多少人碰到过,对帝乙来说,也算是一种耻辱。

第二年,帝乙三年,大商征伐人方的战役还没结束,昆夷就插了一脚,出兵攻商。

大商连年征战不休,很多都是因为这些夷族导致的,帝乙也算是习惯了,很快就派了名为南仲的将领出兵。

帝乙五年,人方与昆夷的战事结束,后宫也传来喜事,王后生下了帝乙的嫡子,这个孩子被取名为受。

这个时代以单字名为贵,王族、贵族给孩子取双字名的,除非这两个字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连在一起用的。

对于帝辛的这个名字,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