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0

分卷阅读110

    大汉朝臣们纷纷表示,这么一位天子,比起前面两代的天子来,简直就是暖心的小天使啊!

要是刘辩的父皇是高皇帝刘邦,或许他会被比成渣,但是谁让他的父皇是不靠谱的惠帝,在父皇的对比下,刘辩简直就是上天派给大汉的救星,简直小天使有木有!

具体的例子,可以参照明朝的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一个在位时间连一年都没有满的皇帝,因为登基之后一反其父对文人士大夫的严苛,竟然被谥为仁宗,明人比较明朝的明君的时候,还将明孝宗这位公认的中兴之主的庙号与之相比,表示要不是仁宗这个庙号已经被朱高炽用了,明孝宗朱佑樘其实也能用仁宗这个庙号的,由此可见仁宗庙号有多难得。

在个人品性方面表现出众的刘辩还给予了不少名士以高位。

这个时代基本已经出现了魏晋时期对世家名士的追捧,再加上许多有才有名的人品性一直为人所敬重,任其为高官,不仅不会有人说刘辩坏话,反而那些世家大族会称颂刘辩的英明。

朝中那些名士的职位,许多人本身就不低,何进也不能说什么。

就算何进是武夫,他也是追慕文士的呀,粗人总是崇拜文化人的嘛!

剩下的一些名士,是辞官归隐又看刘辩表现不错而受诏的,也就是说,他们原先的人脉基础肯定不能和现在的何进比,知道这些人不能威胁自己,只是面上摆着好看,何进更不会阻止刘辩了。

一时之间,朝中居然也出现了党锢之祸之前“众正盈朝”——当然,这里的众正盈朝并非讽刺明末党争时期东林党全面得胜后的情况,而是真正的赞颂——的情况,仿佛大汉马上就要再次中兴一样。

这个时候,朝臣们倒觉得天圣这个年号取得很好了。

当然了,中平这个年号刘辩没有改,而是选择在次年进行改元,也就是说,虽然他的年号已经取好了,但是还没有开始正式使用。

要是他这辈子还像前世一样在位不逾年而被废,那就真的没什么存在感了。

刘辩登基八个月后,开始正式使用天圣年号。

天圣元年,新君改元后,就是长达七日的年假,年假过后的望日大朝,刘辩正式提出,要各地诸侯入京朝觐。

这一条针对的不是大汉的皇亲国戚,而是手掌兵权的州牧、将军。

上辈子的何进为了诛除宦官,也曾经这么干过,但是刘辩的命令和何进之令不同的地方在于刘辩是天子,他让那些人入京朝觐,就代表着他们不能带兵前来,否则就是有谋逆之嫌,而何进召四方边将入京,诸如董卓等人可没少带人来。

这是一条看起来很不错、对巩固朝廷权威很有帮助的诏令,然而,最先提出反对的居然是刘辩的亲舅舅何进。

不知何人向何进献策进言,道是天子对他不信任,反而更加倚重车骑将军何苗,如今又要宣各处列侯入京,怕是看不惯那些手握兵权的人,要动手,仔细想来,天下掌兵马最多、对天子的威胁最大的人是谁?

而何太后身边,那一群依然活跃的宦官似乎又是另一个佐证。

刘辩被坑得一脸血。

他都不惜和何家再度联姻,承诺娶何进的亲女儿为后了,居然还被坑?!

他留下那群宦官与何进相互对峙,现在看起来形势都还在掌握之中,何进怎么就突然掀桌子了呢?

何进以许多列侯、关内侯——譬如董卓、皇甫嵩等有军功又领军之人——乃至宗室都要抗衡黄巾余孽,若是贸然上雒,黄巾再起,又当如何为理由,阻止刘辩诏人入京。

刘辩:舅舅啊,你为什么是我舅舅?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今天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浪了,于是整个白天都没码字,最近又没存稿了,于是乎,今天的更新就拖到了现在Orz

这一章多码了点字和小天使们赔罪Orz

第75章集邮

何进作为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地位不是刘辩这个连皇后都没有迎娶、不能说真正亲政了的皇帝可以轻易撼动的。

但是,他自己持之以恒地作死,那就真的没人能救得了他了。

不要以为弄死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很难,历史往往比更玄幻。

上辈子,刘辩的这个舅舅就死得令人猝不及防,而这辈子,飞扬跋扈的何大将军也没能逃掉阴沟里翻船的命运。

其实刘辩一直很好奇,一直都只是用来维护禁省的内卫们,是怎么大批出宫,逃过执金吾对京城的巡查,然后跑到何进府上去大开杀戒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晚上何家宴席,除了何苗、曹cao这些要么与何进关系并不似明面上那么好、要么就是所谓的中立派的人,何进的心腹都在。

换而言之,可以把何家的宴席看成是何进心腹大集会。

虽然雒阳城中时时刻刻有人巡查,但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会被时刻保护起来的,现在又不是后世,没有监控器之类的东西。

何进居住在雒阳城中的“贵族聚居区”,边上住的都是些位高权重的人,雒阳城中,除了本身就有禁卫巡查的皇宫以外,就属这地方附近的巡逻密度最高。

而且,何进府上的家丁都是壮汉,放在军中,也都是些难得的人才。

就是这样的条件,人人都以为何进府上不说固若金汤,也称得上是安全周密了,但是,何进和他的心腹手下们偏偏就被一锅端了。

大舅和他的手下们突然一同拿便当退场了,刘辩有些懵。

十常侍们的胆子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大了?

让他们在皇宫之内做手脚,刘辩相信他们是会做得出来的,但是,命令禁卫出宫攻击大将军府邸,不仅将皇宫的安全、守卫工作弃之不顾,居然还把大将军一系的人全部弄死了?

事情发生以后,士林震动,刘辩也怒不可遏。

当然,刘辩不是说自己的舅舅有多无辜,死得有多惨,他只是想着,那些宦官到底哪里来的胆量和人手,居然敢这么做,而且还让他们做成功了?

士人们纷纷要求严惩,仿佛“这一刻,我们都是何家人”,权倾一时的中常侍们像下饺子一样被下狱论罪,只有两个幸免。

主要是中常侍们虽然抱团,但是他们总得要履行他们的本职工作吧?

刘辩前段时间“突发奇想”,打发了毕岚和宋典两个人去西京长安重修宫城,坊间隐隐有传言,道是天子要迁都。

当年光武帝刘秀再兴大汉,群臣为在雒阳还是在长安定都争论不休,后来长安惜败,不知多少人为之扼腕,但是这么些年下来,雒阳作为大汉的都城,地位已经深入人心,刘辩好端端的又要把都城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