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7

分卷阅读127

    蜀国两大根基就是益州和荆州,甚至在荆州丢了以后,蜀国就指望着蜀中的地盘了,司马师很确定,现在曹魏方面宣传的一些刘备黑料是很正确的。

但是,就是因为这些黑料是曹魏这边宣传的,曹cao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逆臣”,而刘备却是忠义仁厚的刘氏血脉,反而有机会让那边的人进行辩驳,反面例证“被曹魏深恨的刘备一定是个好人”。

根据说法,在曹cao领兵出征之前,刘备就应刘璋之邀入蜀中了。

知晓历史的司马师知道刘璋是被手下的张松和法正耍了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法正和张松的人心可是早就被刘备给收买了,刘璋真的是嫌自己的基业太稳固了,有个张鲁在一旁虎视眈眈还不够,居然想要驱狼吞虎,让有着小绵羊外表的恶狼刘备带大军帮忙。

曹叡想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告诉司马师,好显显威风,谁知道司马师一脸不屑地把刘璋批了个半死,居然敢下定论刘璋肯定玩完儿?

和司马师持着不同意见的曹叡越吵越凶,居然闹到了曹丕面前。

曹丕听完司马师的话以后很是惊讶,因为司马师下定论,在曹叡讲给他的故事里,只是充当了媒介作用的张松居然被司马师下了定论,说他在其中起了大作用,如果未来刘璋倒霉的话,一定是因为这个人。

张松从前也来过曹cao这里,同样是被刘璋派过来的。

虽然张松是个有才华的人,但是和那些有才又有脸的才俊不同,张松长得很矮,又其貌不扬,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汉代版的武大郎。

就是因为长得不好看,虽然有才华,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张松受了很大的憋屈。

就连公认相貌不够英武的曹老板也看不起他,这也难怪,曹魏不缺文臣,曹cao欣赏的郭嘉那一类的有个性又有才华的谋士、大臣前提是要长得好看啊!

虽然曹cao知晓他的才华,但是在张松的外貌debuff下,曹cao愣是看他不上。

在曹cao这里没有受到礼遇,张松深恨之,但是估计在“刘皇叔”那里,张松受到了如沐春风般的待遇。

虽然是三分史实,七分演义,司马师确定,张松这部分,应该是对的。

张松的才华是经过了杨修的认证的,当初杨修极力劝说曹cao对张松礼贤下士,曹cao未纳,这可是他们这里流传了很久的故事啊。

当然了,还没有经过刘备在张松的作用下占据益州的打脸故事,在杨修为张松劝曹丞相的故事中,这只是一个疑似杨修识人不明的例子。

司马师小小年纪居然断言益州将会因张松极力劝说刘璋之故而易主于刘备,曹丕颇感惊奇。

但是惊奇归惊奇,他们知道的东西比司马师多,当然也不会被司马师的“童稚言语”给说服。

司马师:几年以后你们就该被打脸了!

对于曹丕来说,处理一下庶务,和党羽们商量一下怎么赢得父亲的欢心、早日被立为太子,最后再写几首诗抒发一下情感,这就是日常了,小日子过起来还是很惬意的。

而且他的母亲卞夫人也不算是一个特别偏心的母亲,对曹丕这个儿子也还是很关心。

在随军出征不久就病倒以后不久,养好病的卞夫人便启程回到了邺城。

卞夫人是曹丕的亲妈,当然不会给他找麻烦,曹丞相对于曹丕的日常影响,就只有前方发来的那一份份军报能够体现了。

司马师过了四岁,又过了五岁,等到他长到六岁的时候,曹丞相班师回朝了。

据说丞相现在还算好的,至少不是长年累月的领军出征了,早年的时候,他的一应妻子儿女有许多都是从军而行的,曹丕少时就是在军中长大的。

还有曹植,他现在虽然不像三哥曹彰一样醉心于兵事,但是也渴望建功立业,除了家庭情况的影响外,和他的成长环境是离不开的。

以为代表的曹植的前期作品,都是抒发他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情感的,和后期的、“黄初八年正月雨”之类的赋文可不同。

建安十八年,领军出征年余的曹丞相终于率军归来了。

在此次丞相出征的过程中最显眼的公子,当然不是留守邺城的二公子曹丕,也不是虽然勇武,但是没被丞相认为是继承人的“黄须儿”曹彰,而是四公子曹植。

曹丞相回来之后不久,丕公子又变成了内心凄楚、难以言喻的二公子,司马师表示自己还能再说些什么呢?

你们曹家的父子可真是会玩啊!

曹cao此次领兵是西征,平定大汉北方疆域的动乱,南方那边,经历过赤壁之战以后,元气大伤的曹cao已经暂时不打主意了。

正是因为这样,刘备和刘璋的撕逼过程中,北方这边根本就没有动兵。

张松已经因为交好刘备、刻意引狼入室而被刘璋杀了,刘备干脆地动手之后,因为张松透露给他的大量的益州的信息,对上刘璋的人马也算是势如破竹。

司马师这个居然能够“慧眼如炬”地指出张松在刘备与刘璋的争斗中的作用的小孩,就这么入了曹cao的眼。

问题是他明明就是在曹丕面前说的这话,知道的人除了曹丕府上的人就没几个了。

司马师:曹二叔叔,你再不好好管管你府上的人,你这是药丸啊!

作者有话要说:  日常一黑文艺小青年阿丕~~~

请相信我对阿丕爱得深沉23333

第87章曹cao

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曹丞相也不是一直领兵出门在外的,还是在短时间内回来过的,但是战事频繁,他和没回来也没什么两样,司马师就没怎么受到影响。

但是建安十八年,曹丞相在邺城又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回他有心思询问儿子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了,司马师就这样入了曹丞相的眼。

自从西汉的王莽、东汉的董卓乱政以后,汉初刘邦定下的赏给大臣的三大特权就基本上成了权臣标配。

所谓三大特权,指的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当然了,因为三项特权都有,基本上就能断定这是一个像王莽一样有篡逆之心的贼子了,所以曹丞相的吃相还是算好看的,只得了两项特权。

建安十七年,天子刘协赐予丞相曹cao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两大特权。

那次曹丞相跑到了许昌去,司马师待在邺城,当然没能马上收到消息,同样的,他才会认为这年余的时间,曹丞相就没回来过,其实这都是司马师小朋友的错觉。

大军出征在外,纵是大战,也不会耗上两年的时间,真当中间的粮草是变出来的吗?

建安十八年,丞相曹cao进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