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4

分卷阅读144

    不定……

第98章争议

黄初二年,七月。

这日朝中无事,天子曹丕微服驾幸司马家。

司马师和司马昭得幸伴在一旁,加上家中的男主人司马懿,堂屋里总共有四个人的位置。

曹丕是专门挑着午饭的时候来的,这年头,菜谱都是各家的不传之秘,曹丕纵是皇帝,以曹魏的底蕴,宫中的菜品能不能与臣子家的相比,也尚属疑问。

况且如今司马家的大公子以著名吃货闻名,很是弄出了别人没见过的一些菜色。

司马师:能把我们大吃货帝国的菜色发扬光大是我的荣幸!【微笑·jpg】

更重要的是,借着曹丕赐下的甘蔗,司马大公子还无师自通地制出了红糖。

有点失策,本来他是准备做个白糖装个逼的——毕竟这年头的人都讲究逼格,白如雪的白糖当然要比红糖受人追捧——但是榨汁、过滤、熬制成糖以后,他就不知道该怎么让这东西脱色了。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吃糖,但是吃的是麦芽糖,就是所谓的饴和饧,有点类似于司马师小时候吃过的那种搅搅糖,饧比饴要硬一点,之后有了甘蔗,在司马师之前,就有人研究怎么用甘蔗制糖了,所以红糖也已经开始有了,但是一般常吃的还是饴糖,毕竟甘蔗不是谁都有的。

但是大量用甘蔗制作蔗糖,还是交趾地区比较多。

红糖在这个时候不叫糖,用曝晒法和温火熬煮出来的叫做蔗饴和蔗饧,直接用不断熬煮的方法把水分降到极低成糖的方法,做出来的东西叫石蜜。

红糖其实很不错的,尤其是对妹子来说。

在为母上大人倾情制作了红糖姜水配鸡蛋之后,司马师觉得全家最受母上和meimei欢迎的人已经不是他了,而是他之前用两根甘蔗制作的红糖。

这真的是扎心了,老铁。

司马家今天提供的饮品就是红糖姜茶,泡得淡了些,味道正好,席上除了这年头常有的一些菜外还加了嫩滑的蛋羹以及司马师尝试叫人用盐泥涂布法做出来的咸鸭蛋,味道很不错。

每人的席上都添着一个用小火烧着的陶锅,边上放着牛rou、金针菇都能明确辨认出来的菇类以及一些蔬菜,还有豆腐、牛rou丸等。

虽然是夏天,但是堂屋内放着去年存储的冰块,一点都不觉炎热。

感谢奢靡的封建贵族生活,让司马师同学能在这个时代享受到后世高科技才能带来的好处。

时值吴蜀交战之时,朝中为此争论不休,知道这次战役结果的司马师对曹二丕陛下有点无语。

刘备和孙权撕逼是撕定了,而朝中以侍中刘晔为首的那一派人提出的观点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几乎一模一样,如果按照刘晔的建议走的话,曹丕说不定真的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结果他非不听。

刘晔主张联蜀灭吴,而曹丕他原本主张联吴灭蜀,之后又听从了王朗坐观成败的建议。

这傻气的模样,他都有些受不了了。

为了防止五胡乱华的悲剧发生,司马师宁愿他们司马家以后做不成皇族,也要尽早结束三国乱世,所以他最近其实有一点想法,想要上书给曹丕。

但是他只不过是司马懿的儿子而已,要不是他爹,谁知道他是谁啊?因此就算有好建议,也不是能随便“上达天听”的。

司马师:笑着活下去。

老曹家的人,一旦认为自己是对的,犟起来是很可怕的。

像是当初的曹老板,不仅不采纳他爹的建议,还留下了“得陇望蜀”这个典故,让后人尽情拿来嘲笑那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货,司马师想想就为他爹委屈。

现在的曹丕陛下,司马师觉得,以自家老爹的战略眼光,一定是能看出来哪个建议好的,但是为什么现在的曹丕依然和刘晔唱着反调,嗯,他不说。

事实证明,有些事情是不能多想的,说曹cao、曹cao到,曹丕虽然不是曹cao,但是他是曹cao的儿子,某方面也很神异啊【并不是】。

汤足饭饱之后,曹丕重重地叹了口气,司马师知道,重点要来了。

“近日江东孙仲谋遣使来朝,朝中纷议,朕当何如?”曹丕问道。

司马懿还没回话呢,就见到曹丕根本就没把脸朝着他这边,人家是对着他的两个儿子问的。

司马懿:Excuseme?考校儿子你不是应该回宫去考你的皇子吗?找我儿子是个什么鬼?

其实司马懿之前也隐隐表达过他的态度,估计是曹丕觉得要是司马懿无论是回答了一个不和他心意的答案还是日后证明会出错的答案,都会在他家孩子面前丢脸,因此特意给他留面子吧。

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小鬼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而且曹丕说不定还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点新意见、新想法。

司马师:哦吼,你很有勇气哦,专门跑到宝宝家来找虐?

“孙仲谋何人也?”司马师反问。

单纯的弟弟司马昭:等会儿,哥,说好的全洛阳最聪明的贵族小公子呢?

司马师回以怜悯的眼神:我鱼唇的弟弟啊!

等会儿,串台了,先调回来。

曹丕思考了一下,单纯的回答“孙文台之子、孙伯符之弟、(先帝所封)荆州牧”好像有什么不对,回答“大魏之臣”,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孙权割据一方,才不是什么顺臣。

于是他淡定地反问,把问题又丢回给了司马师。

被反问“你觉得孙权应该是什么人”的司马师呵呵一笑,然后斩钉截铁地说道:“此人乃大魏之敌,陛下之敌也!”

司马师这个结论一下,就代表着他也是站不支持孙权的那一方的,和曹丕的想法不在同一边。

但是曹丕并没有阻止他继续说下去:“哦,师儿何出此言?”

“孙仲谋,乱臣贼子耳,太祖伐之,无奈乞降,今献媚于陛下,图谋甚大。此前朝中诸公纷议,言孙强刘弱,虽关羽亡于孙权之手,刘玄德必不敢出兵,然今孙刘将战矣。孙强刘弱,朝廷坐视之,孙仲谋胜,则徒令其坐大耳,孙仲谋败,大魏兵出,则孙刘必重演赤壁旧事。陛下当联刘备灭孙权,则天下可期矣!”司马师郑重地说道。

曹丕听罢哈哈大笑:“刘子扬在此,当以为忘年之交。”

刘子扬就是刘晔,坚持曹丕应该趁机帮助刘备,不应当答应孙权的那位侍中。

据说曹丕有意册封孙权,刘晔也在坚持反对。

虽然刘晔是汉光武帝的后代,但是他对曹魏也真的算是尽心尽力了。

“不知陛下可曾做竹马之戏?”司马师问了曹丕一个问题。

有点算是没童年人群的曹丕同学默默地摇了摇头。

他八岁学会骑马,十岁就跟着老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