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8

分卷阅读88

    “这个人是皇帝”的意识。

大约是他在接受“天地君亲师”的观念之前,就已经在五星红旗下长成了“大家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概念,对朱由检一开始是围观稀有品种的好奇,之后便成了友人,现在更是友达以上,并不觉得他是皇帝。

除了朱由检的御笔朱批,同时收到的还有范铉超一同送上去为梁二请求减刑的折子,实际上,遇到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即使梁二已经到了地方,也都可以回来了。

刑部也念在梁二第一个预警风灾的人,为之后的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赦天下免除了他的罪责,又因为预警有功,反而给了他嘉奖。

而梁二的一百杖早就打过了,只是因为风灾水灾没来得及将其押送流放,现在人还在牢里关着呢。

梁二关在牢里,想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远离家乡,心中凄惶,又想到据说新的皇帝登基,估计要大赦天下,当年天启帝登基时,他已经懂事了,见过因为大赦回到家里的犯人,心里也有些期盼。

范大人看着心善,说不定到时候也会……也会将他放了呢?

正在他心里头胡思乱想之际,牢头敲敲牢门,“梁二!范大人来看你了。”

梁二眼睛一亮,激动地问:“莫非是要放我出去?”

牢头见的多了,恭喜道:“你也是有福气的,好人有好报,如今新皇登基,正好遇上大赦天下,可不就是没事了?如今范大人惦记着你,这才专门来找你。”

梁二一听,喜上眉梢,顾不上其它就跟着牢头出去了,待到了牢外,日头正中天,照得他眼睛都睁不开。

“梁二,这次大赦天下,你不但在列,陛下念及你预警风灾有功,还专门褒奖你。”

梁二正被太阳照得眼睛湿润,听见范铉超的话,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小人,小人何德何能,能让大人如此费心……”

他跪下,结结实实给范铉超磕了三个响头,范铉超没敢受,要将他扶起来,没拉动。

“大人救命之恩,梁二没齿难忘,给大人磕几个头又算得了什么呢?”

范铉超一愣,他翻找整夜时,的确想着一定要救他出来,改判了流放三千里,范铉超对自己的判案也是自豪的。

可之后不但是梁二预警风灾,连免去流放都和自己没关系,自己上书刑部请求给予梁二褒奖也只是例行公事,可以说梁二今日能出来,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在梁二心里,在所有人心里,这却成了他的功劳。

“父母官,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那要成为“天下父母官”又是怎么样的呢?要熬多少宿,做多少事?这次遍及整个常州府的水灾,靖江县受灾最严重,但恢复的最快最好,周边各县的流民也愿意到靖江县避难,即使再尽力去安置,现在街道上还是有许多衣不蔽体的灾民。

纵使收到了“有实干”的表彰,范铉超也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还不够——

——如果我是常州知府,如果我是一方大员……

如果……我能庇护更多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没赶上……

(?ò?ó?)

今晚我就把明天的码出来

(???_??)?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明代的社会还是以人力为主要生产力,人就是钱。

靖江县在这次百年不遇的风灾水灾中受损程度远远小于周围的其它县城,那些不愿意远离故土,却因为受灾而失去土地的百姓,都聚集到了靖江县。水灾褪去了,有的人回去继续耕种自己的土地,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完全回不去了,这些人就在靖江安家落户。

靖江县反而因此扩大的规模,可是人一多,没有那么多工作,自然而然多出来的闲汉自然会是治安的隐患。

靖江县并不存在缺少劳动力,要安排他们,自然就要创造出更多工作岗位。明代需要工人最多的岗位就是茶、布、农。农田和茶山都是固定的,在水灾之前就已经分完了,但是有些富人看见水灾过后,农民难以为继,便想低价收购农民祖传的农田和茶田范铉超狠狠处罚了他们。

但处罚了富人,农民还是没钱过冬,甚至到明年秋收之前都可能是赤贫状态。靖江县和所有的江南县一样,织布的工坊遍地都是,平民家里都不再自己织布了,因为从作坊、布衣店买布买衣,价钱又不高,有不必自己动手,更加合算。

明代末年,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机工机户分离。范铉超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便将几家中小型的布料作坊合并起来,一跃而成官府支持的大作坊,相对的要求就是收容灾民在工厂做工。

纺布、染料,裁剪、运输,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手,自然就能帮助灾民度过最苦难的这段时间。而因为大工坊、人手多,生产的布料也多,成本降低,薄利多销,也能有所收益。

只是今年过去了,来年农民回到土地上耕种,那作坊岂不是一下就少了大半人手?现在的投资说不定要都要不回来。如果……能让女人继续留在工坊做工,而让男人回到土地耕种,是再好不过的。可如今,对男人而言的程朱理学日渐崩溃,对于女人而言的裹脚布却越缠越紧。若不是灾年,生活困苦,要想让女人出门工作,是没一点可能的。

没等范铉超想出个什么办法,他就被一纸诏书召回了京城。

——————————————————————————————

崇祯元年,六月。

靖江县令范铉超治水有功,调为吏科都给事中。去年正是这个时候,范铉超离京,当时他还是人人可惜错事状元郎的七品小官,如今……他虽然还是七品,却已经成了京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去年大家张口只说范含元没发挥好,错手失六首,可人人都知道那是天启帝卡他,等程文出来,谁不赞好,谁不可惜。

如今,去年的头三名还在翰林院熬资历,范铉超不但已经做出了一番成绩,三年考核还不到,就当上了都给事中。

虽然还是七品,可江南县令和随侍皇帝左右,有监察之责的都给事中能一样吗?

叶向高身历两朝,位高权重,和旁人不同,朱由检当他向朱由检谏言,范铉超的治水防灾之功,只提为七品都给事中是否有些低了。

“范含元虽然有功,但他大局观太差。”做事也冲动,朱由检心知范铉超多有奇思,不过都是些空中楼阁,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