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0

分卷阅读120

    样的人家?我也听妈说过,林姑娘的父亲是两淮巡盐御史,是皇上心腹里的心腹,我原本还想着林家对我进宫一事上或许还能有所助益——现在还谈什么‘助益’?林姑娘写信回家的时候,若是透出半点话锋,人家不想办法拉我下来就已经是高抬贵手了……”

宝钗越说越气,但是说来说去,却没有一句话指明这件事的幕后推动者是谁,想来,结合今天薛王氏告诉她的那些话,她也已经猜出来这些风言风语是出自谁的手笔了。

柳五儿也不好明着说王夫人和贾府中人的不是,只好从旁相劝,再相机说些“似是而非”的话,只求宝钗从此都远着贾府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第87章莺儿(8)

自从柳五儿把荣国府内下人们之间传的那些话告诉宝钗,宝钗生气之余,也渐渐对“和黛玉修补关系”这件事上了心。她又眼色很快,心有灵犀,很快就发觉了黛玉和宝玉间的那一点不同,再联想起王夫人的那些心思,从此愈发远着宝玉。

反而时常送些小东西,或是关心一下黛玉的身子,趁宝玉不在的时候过去寻黛玉说话玩耍,两个姑娘都聪明伶俐,又都很有才气,虽然差着两岁的年纪,但是聊起天来却很投缘,很快就关系亲密起来。

宝钗既懂得疏远宝玉,又和黛玉关系日渐好转,贾母看在眼里也感到非常满意,对宝钗的态度也更和善了。

虽说出发点略显功利,但是宝钗会想着和黛玉搞好关系,柳五儿还是很喜闻乐见的。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宝钗,但是更多的却是因为黛玉——柳五儿总觉得,黛玉之所以一心系在宝玉身上,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黛玉见过的、认识的好儿郎太少了。如果只把目光局限在贾家之内,宝玉当然是最好的选择。而黛玉长大后,身边又没有至亲肯为她筹谋,有一个贾母,还是一心只想撮合她跟宝玉的;另外认了干亲的薛王氏——她自己还一门心思想把亲女儿宝钗嫁给宝玉呢,更不可能为黛玉筹谋到什么好亲事了。

当然了,就算从现在开始宝钗就和黛玉交好,也不代表她就能帮黛玉筹谋出什么好亲事了。但是,起码,柳五儿觉得宝钗可以稍微对黛玉产生一点影响,让她看到身为士族贵女能走的一条不一样的路。

就算黛玉现在不想走这条路,但是谁知道她未来会不会想要走别的路呢?首要前提还是黛玉先能看到一条不一样的路。

不想宝钗和黛玉刚刚亲密一些,就到了年底,林如海写信过来,说自己病重,要接黛玉回去。黛玉一走,宝钗和三春也不甚投缘,就也不怎么往贾府那边去了。

这么消停着过了年——虽然说是“消停”,但是宝钗和柳五儿都一心盯着宫里的消息,安静等待的时候也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浮躁,柳五儿又一直盼着柳湘莲能送些消息进来可惜直等了好几个月,那人都音信全无。

不只柳五儿在念着柳湘莲,薛蟠也一直想着自己这个结拜兄弟呢,过年的时候还和薛王氏提起来,说原本还想着过年的时候能去柳家拜年,或是邀请柳湘莲过来做客,没想到进京之后,反而一直没听到柳湘莲的消息,不知道人在哪里,很是遗憾。

薛王氏被儿子这么一提醒,也记起了这位薛家的恩人,跟着薛蟠感叹了几句,让薛蟠什么时候见到柳湘莲请他回家吃饭,也就不再提了。

转眼又等了将近半年,进了五月,宫里还一直没传出复开小选的消息,薛王氏就又有些急了。但是这些日子贾家东府那边的重孙媳妇小蓉大奶奶身体愈发不好,全家上下,包括荣国府这边都把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好似是什么很重要的人一般。

八月的一天,小蓉大奶奶终于香消玉殒,她的葬礼办得很隆重,薛蟠还特意寻了一副上等的棺木送给贾珍,据说是当年什么老王爷托薛家老太爷做的,一直都没能用上。贾珍也不怕逾制,当下收了这份礼物。

而在送葬的路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北静王水溶和贾宝玉一见投缘,另贾母和王夫人大感面上有光,两三天内向过来寻她们说话的薛王氏还有宝钗炫耀了十余次。薛王氏心下羡慕,表面上也只能跟着夸赞宝玉天资卓越,回梨香院的路上却是一脸的若有所思,进屋后,更是把同喜、同寿两个大丫鬟逐出内室,自己在屋内不知琢磨些什么。

宝钗见母亲这样,知道是被哥哥和自己的事牵动了心肠,有心过去劝慰,却最终还是无言以对。

柳五儿观察着薛家母女的神色表情,也一直提心吊胆,生怕薛王氏又重新动起让宝钗嫁给宝玉的念头,或是宝钗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先松口应下这门亲事。好在薛王氏虽然情绪上有些低落,却始终不曾旧话重提,宝钗也没有真的放弃进宫的念想。

这么又蹉跎了两个月,十一月初,皇帝终于在一个清晨龙驭上宾,那天刚好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的生日——虽然最近因为宫里屡次传出皇帝病危的消息,不好大肆庆祝,但是贾家人还是在小花厅里摆了几桌酒席,从外面叫了个小戏班子,全家人凑在一起庆贺,薛王氏、薛蟠和宝钗自然也应邀在列。酒席正酣的时候,忽有看门的管事匆忙进来禀报,“宫里有太监降旨来了。”

贾家人连忙停了酒戏,男人们去正院领旨,贾母带着一众女眷焦急地站在贾母屋外的廊下等消息。

等了一时,前面传来消息,说贾政进宫去了,贾母、王夫人等人更加惊惶起来。

薛王氏和宝钗也是一脸的忧心忡忡:贾政若真出了什么事,对她们母女二人也很有影响。毕竟,别的不说,薛家人现在可是全家都借住在贾家的。柳五儿却知道,贾家最大的好消息即将到来,心中笃定,游刃有余,面上却不好装作没事人似的,只好一直垂着头,静默不语。

因为贾母坚持要站在廊下等下,其余众人也不好回屋里坐着,至于酒席更是在就被下人们撤了。丫鬟们的饭还都没放,柳五儿饿着肚子陪着站了将近两个时辰,贾家的管家才跑进来回禀,“老太太,大喜事!宫里传来消息,咱们家大姑娘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老爷已经往东宫去了,只吩咐小的回来报消息。”

贾家上下顿时喜气盈眉,贾母立即领着邢夫人、王夫人、还有宁国府大奶奶尤氏按品大妆,进宫谢恩。其余贾府众人,也都三三两两凑到一处,喜笑颜开地相互道贺。

薛王氏和宝钗也少不得要打点出笑脸,向贾家人道喜。晚上回房的时候,母女两个脸上的神色却都不怎么好看。

“我的儿……”薛王氏握着宝钗的手,顿了一下才缓缓放开,又摸了摸女儿的脑门,才转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