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异世小日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记忆里这里冬天的人吃的都是腌制的咸菜和rou制品,但是那个味道都不怎么好。

现在只不过是提前了,找到了一个大客户,若是卖地好,日后也是财源广进。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白天结束了,夜晚来临了。

屋里的油灯摇曳,洗过澡后,他们一家三口上了床准备睡觉了。第二天的天没亮他们就要起床磨米做河粉,然后去往镇上卖,为了赚几个钱也是不容易。

“阿姆,阿姆……”小孩软糯的生意喊着阿姆,在同阿姆撒娇。

“嗯,阿姆在。”一整天没见到阿姆的安安今晚很是粘着他阿姆,祈晚抱着怀里的孩子,哄着他睡觉。孩子闻着阿姆身上的味道,没多久就进入了酣睡之中。

到没听到孩子的声音,知道是睡着了,曹向南才伸手去搂住祈晚风的腰,在他的耳边问道,“累不累?”

“不累。”祈晚风摇了摇头,低低的声音很好听,问道,“夫郎你累吗?”

“累。”曹向南知道祈晚风也是累的,但是这人就是再累也不会告诉他。在黑暗里,他盯着祈晚风眼里不由地露出了笑,声音里带着笑意地说道,“累,但是累也很开心。”

他们累了一天,躺下没多久就双双地睡着了。

点着的小油灯在摇曳,小院子里的石磨已经开始转动了,汩汩的米浆落入桶中,小厨房里的热气在冒着,蒸笼上一张张的河粉掀起来,旁的人刀起刀落切成了条。

东西很快地准备妥当,厨房里的河粉还在继续做。曹刚驾着马车和孙白莲曹大鹏就先去汾水镇摆摊,曹向南还留在家里蒸河粉,祈晚风一个人做不来这么多。

今天要做的河粉有点多,所以曹向南就让曹刚他们先去摆摊子,等一会曹刚再驾车回来把河粉带上,车他和孙继一起过去。一品斋的河粉他们可以先送一些过去,剩下的晚一些再送过去,酒楼里午时的客人才多,所以时间也没那么地赶。

一早孙继来的时候也带着他阿爹一起过来了,这事昨天孙继就同他说过,家里就有做好现成的酱料,曹向南捞了一份河粉给孙继阿爹试试味道。

“味道怎么样?”曹向南见人吃了一口,问道。

见人点头了,曹向南知道这个味道并不差,他的酱料拌着很香。孙继长得很像他阿爹,孙父是一个寡言的人,曹向南同孙燕山说这河粉怎么卖,他就认真地听着。

担去走村窜巷地叫卖自然是不能像他们摆摊那样,只以简单为主,所以曹向南的意思是让孙父以卖捞粉和净河粉为主,一天下来也能赚几个铜板,如果卖的多的话,自然赚的就更多了天才微微亮,孙父就挑着担子离了曹家村,去往别的村卖河粉。

现在有了马车他们来回村里和镇上也方便许多,时间上也缩短了。去往镇上的曹刚回来,剩下的河粉也做好了,把东西都搬上去,他们也上了马车去往汾镇上。

“刘掌柜,给你送货过来了。”马车在一品斋的门口停下来,曹向南一进去就见到了站在柜台前的刘掌柜,一脸笑意地同刘掌柜打招呼,就同对待老熟人那样。

孙继抬着河粉在他后面跟着进去,刘掌柜给店里的小二打了一个手势,伶俐的小二就领着人往厨房里头去了。

“里面喝杯茶再走?”刘掌柜从柜台里走了出来,他对待曹向南的态度也改变了许多,一张长脸也有着些许笑意。

从刘掌柜微妙的变化上,曹向南就能在心里猜测出一品斋昨天的生意应该是不错。

两个人站在大堂聊上两句,曹向南为了自己的生意更好,他当然也希望一品斋的生意好。他给刘掌柜提了几个现代的营销手段,至于用不用还是怎么用,就看刘掌柜了,他相信刘掌柜是一个聪明人。

“掌柜的,茶就改天再同你好好喝了,我现在要赶回去摊子那边就不多留了。”在孙继出来后,曹向南笑着婉拒了刘掌柜的好意,他今天还没去过摊子,心里不放心。

“成,有空再来。”刘掌柜的也没再留对方,说道。

曹向南同孙继一起出去,外面的曹刚就坐在马车上等他们,他们上了马车就走了。

站在后面的刘掌柜看着走了的人,心里还在琢磨着刚才曹向南给他的几点建议,越是想越是觉得可行,一拍掌,就找底下的人去安排了。

回了摊子看到即使是他不在,一切都井井有条地安排好,曹向南就放心了,想着日后若是他不在这里,这个摊子一切也能正常地运转起来。

他让孙继去镇上找其他的菜馆子推他们的河粉,用现代人的眼光,曹向南是把孙继当一个业务员培养。上一世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赚钱,那会接了兼职在路上派传单拉客户,如果要脸就真的拉不到一个客户,也拿不到高额的提成,怕是那会没钱连饭都没得吃,就更别说继续上学了。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最先要最到的一点就是不要脸,要面子能吃饱的话,那就吃面子就可以了。如果孙继连一单生意都拉不回来的话,那么最后只能是证明这个人有问题,他想他到时候要重新定位孙继这个人了。

“向南,我走了。”两人的眼睛对上,孙继的心里有点明白曹向南对他寄予什么希望,如果连这么一件事都做不好,他就不配站在这里了。

“孙继哥,你可以的。”曹向南伸手往孙继的肩膀上用力的一拍,说道。

提着食盒的人就去镇上找馆子推销他们的河粉去了,到了很多年后,孙继都记得这么一天今天是他们摆摊的第三天,曹向南站在摊子前下河粉,来过他们摊子吃河粉的人他都能迅速地把对方的相貌记住,生面孔他会给对方介绍他们摊子的吃食,熟面孔他还能喊上一句称呼,熟稔地问道,“张哥来点什么?”

“老规矩,大碗汤河粉,再给我包半斤河粉带走。”汉子姓张,身材魁梧,同行的人喊他一声老张。

“好的好的。王哥你呢?来点什么。”

“一碗大份的捞河粉。”

“汤河粉大碗的。”

“好勒,几位大哥你们坐那边,我这就给送上。”曹向南往往从旁的人那里听出某一个人的称呼,他就往姓的后面加一个哥字,反正叫哥总没错。他的语气亲切,一声一个哥,把所有的称谓都对上。

往往买半斤的曹向南就给多添上一两,反正只会多不会少。

人买东西就是这样,如果去那家买东西缺斤少两,去过一次下次就不会再去了,但是如果每次买的东西都多一点,那么就以后都会常去那家买了。所以就是开张的第三天,他们摊子的生意也不差,不少的回头客。

曹向南的目标是把所有的新顾客变成熟客,熟客变成老顾客。

他们摊子的生意好了,连带的对面的烧饼摊子最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