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九零年代末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3

分卷阅读63

    今年她老人家可以少折腾点吧。

一家人跟奶奶四叔他们拜了年。接了红包,安乐暗道母亲这回恐怕要赔个底掉。

大哥上了大学,四婶念叨着是大人了,就不给红包了。至于她家早就不上学的安巧,不到十八还是孩子,当然要给。一对三,安母是别想回本了。

堂屋的桌子上,放着待客的瓜子糖果,安乐打眼看去,那些糖果点心都是之前安母他们从省城带回来的。没想到这次四婶竟然舍得把好东西拿出来给他们吃。

记得她前世参加工作时来拜年,四婶拿来待客的瓜子,吃起来还有股霉味,不知道放了多长时间。

“乐乐乐姐,吃这个。巧克力味的可好吃了。”虎子举着一块巧克力糖果递到安乐跟前。

“不怕我把你卖了?”小胖子这次没来找碴,安乐还挺意外的。只是这小子素有前科,安乐可不敢吃他的糖,要是小胖子在里面加了料,她一个大人被熊孩子戏弄了,多丢脸。

“不怕!乐乐姐很厉害,赶走了欺负爸爸的坏蛋。我以后也要像乐乐姐一样能干。”看着固执举在眼前的手,安乐还是接了过来。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被熊孩子崇拜一回。

当初说了那些话,安乐就做好了被他们敌视的准备。虽说不在意,可能听到被救之人的一声感谢,安乐心中仍有一丝安慰。

逼退刀疤脸之后,很长时间别人都不敢跟她说话。背地里,有关她心狠的话更是传的沸沸扬扬。不说别的,四婶家的老大老二不到现在还记恨她,过年都没跟她打声招呼。

救了人未必就能被人念声好。有些事,安乐只求问心无愧。

火炉边,安父跟三叔、四叔正聊得热闹。四叔的手,耽误了时机,小指还明显变形,只能微微弯曲,好在是小指没有太大的影响。

看气色倒是比之前好了不少,想来经过那场变故,以后四叔是再没有胆量碰赌场了。一根小指换回一家安稳,说不清是赔是赚。

相比前世安父伤了手之后,丢了工作,陷入潦倒,四叔已经幸运的多了吧。

正文第六十二章遮风挡雨

初二早上一大早,安家众人便出发了。姥爷家离得远起得晚了赶不到12点之前到,这是很忌讳的事。

一家四口,两辆自行车。安父跟安母一辆,安仁带着meimei。穿村过庄,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地安乐屁股都麻了,好在一路上欢笑不断,模糊了安乐的注意。

赶到姥爷家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的挂了起来。舅妈见安母他们到了,忙端出待客的鸡汤。

这鸡汤里面有鸡rou跟鸡蛋,有吉星高照的寓意。接过舅妈手里的鸡汤,安乐细细打量眼前的舅妈。

一件枣红的长款大衣,头发被烫成玉米卷的样子,脸上薄薄的涂了一层脂粉,看着容光焕发。手上染了大红色的指甲,左手腕上戴着一块精巧的女士手表,右手上戴着一只银镯子,看来在外地混得不错。

舅舅穿了一件时新的皮夹克,下面配了一条牛仔裤,脚上皮鞋锃亮,这会儿正跟安父他们讲在鹏城打工的事。

姥爷今天脱掉了惯穿的中山装,一身黑色的夹棉夹克,人看着年轻了不少。看姥爷一家都是新衣新鞋,安乐才放下心来。看来有舅妈管着,舅舅在外面没有弄出什么乱子。看家里添的几样新物件,貌似舅舅在外面还混得不错。

见人齐了,舅妈张罗着给大家发礼物。

二姨美琴得了一套擦脸的护肤品,表姐杜雨则是一件羊毛衫,安父的是一台电动刮胡刀,安母是一条羊绒披肩,哥哥安仁拿到了一双篮球鞋,至于安乐的则是一摞书和磁带。

见舅妈买了这么多东西,安母怕他们破费,坚持要舅妈把刮胡刀和披肩拿回去。两个人一番推让,最后还是姥爷开口要安母收好,安母才不再推辞。

“大姐,你就拿着吧。这些东西都是托同乡直接在厂子里买的,比外面便宜的多。江源入了厂领导的眼,现在也是个小头头了,手底下几个人跑销售,提成高着呢。”舅妈一脸自豪。

“是呀,大姐。刚刚三弟都说了,他现在在外面本事可大了,你就安心拿着吧。”二姨也开口劝安母。

见安母踏实拿着,二姨开始跟舅妈讨论起护肤美容的心得。

二姨也是个苦命人。表姐杜雨六岁的时候,二姨夫说去北边摘棉花,一去就再没回来,听人说在那边又找了一个,还生了个孩子。

这么些年,二姨就一个人带着表姐生活,家里婆婆嫌她看不住男人,又嫌弃表姐是个丫头,一天到晚横挑鼻子竖挑眼没个好脸色。

二姨干脆带着表姐去了省城讨生活,一开始给别人打工,后来有了点积蓄,就自己搞了个铺面卖杂货。一个外地女人开门做生意,哪有事事如意的时候。

一家生计全靠二姨一个人。好在表姐懂事,平时放学会帮二姨照看铺子。只是表姐运气不太好,前世几次眼看着就要起来了,总横生变故,白忙一场。

安乐觉得表姐这样敢拼敢争的人,也许才更适合重生。这辈子,希望表姐可以一切顺遂吧。

饭桌上,一家子自然是热热闹闹。

二姨美琴见安仁读了大学,安乐又次次都是第一,江树这几次也考得不错,几个孩子眼瞅着都有个好前程。

只有自家小雨成绩一般,不知道未来出路在哪,心里觉得娘俩都是苦命的,面上有几分愁意。只是大家都太高兴没人注意到二姨的表情。

“学农,当年我把老大许给你,就是看重你人品,为人厚道。但是一个男人,不能光厚道,你还得给一家老小撑起一片天,不能因为你要当好人,把一家老小都饿死。现在你能明白这个理,我很高兴。看你们一家过的好,不枉我当年同意你跟老大的事。”姥爷喝高了,拉着安父说心里话。

江汉当年不嫌弃安父家穷,又是老大拖累重,就是看重他为人厚道有情义,才把安母嫁了过去。

前些年见安父总被老人拿捏,两口子一天到晚撅着屁股干,到年底也落不下什么钱,他心里也着急,可是两家离得远,他想管也够不着。

再者安家就一个妇道人家,他也不好去理论。舍不得孩子吃苦,只能私底下多贴补一点。今年见安父开了窍,他心里才放心。以后就算他不在了,这俩孩子也能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