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九零年代末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6

分卷阅读306

    出来的那种美丽。

“袖根这里大小还合适吧,要是太宽的话,我再回去调整一下。”安乐上上下下打量着衣服不合身的地方。

“挺好的,宽松点穿着舒服。”

“今天中午在这儿吃饭吧。难的,阿逸也在,一块儿吃饭热闹。”秦奶奶有心留安乐在这儿吃饭。

原本是安排好了安乐才来秦奶奶家的,不过白瑾逸也在这里,她有些不自在。推说还有事情就离开了。

安乐渐行渐远,纤细的身影慢慢隐没在红墙之外。白瑾逸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奶奶,你为什么喜欢安乐呀?”白瑾逸的声音飘忽中有几分迷茫。

“你看这针脚。每一针都是一样的长短,这孩子是个静的下心的。不急不躁,守的住本心的孩子,谁会不喜欢。”秦奶奶的话有着看透世事的沧桑。

“可是她风评不好,很多人说她一门心思钻在钱眼里。”白瑾逸咬了咬下唇,有些挣扎。

“一个人好不好,要你自己去看,自己去观察。旁人的话,听听就是了。”

“村头有块打谷场,他们总在那里,你可以去看看。”秦奶奶拍了拍白瑾逸的肩膀,没再说话。

她不知道两个孩子发生了什么误会,不过,他们都是好孩子,以后会理解的。

白瑾逸默默走在通往村头的土路上,他不明白自己这是犯了什么魔症。明明说好了再见就是陌生人,现在他的行为又是在干吗?

给秦奶奶送年货本不是白瑾逸的事,可是不知为什么一想到能在这里看到安乐,他就应了下来。

远远的,白瑾逸就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安乐。

一群女人高矮胖瘦都有,对白瑾逸来说安乐永远都是那个最打眼的。

纤细的身子,坐的直直的,脸上带着清浅的笑容。那浅浅的笑容,白瑾逸百看不厌。

安乐侧着身子,跟身前的人讲解着什么。一双黑黝黝的眼睛专注的盯着对方,不时轻轻点头,然后会在对方的绣棚上指点几下。

听讲的人,年纪比安乐大了不少。但是此刻神情专注的就像正在上课的小学生。得到安乐的肯定后,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眉眼里都透露出对安乐的信任。

白瑾逸如此高大的少年站在远处早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等安乐这边一结束,就有热情的大嫂把人指了出来。

“那就是你那个同学吧,真人比电视上还好看。我们这儿不用你忙,你们年轻人快一块儿去玩玩。”大嫂脸上带着一抹促狭,热热闹闹的把安乐往白瑾逸的方向推了过去。

看着一帮凑热闹的大嫂大婶,安乐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好硬着头皮往白瑾逸的方向走去。

“我带你转转吧。”

瞥见远处那群自以为藏的很好的娘子军,白瑾逸原本拒绝的话就咽了下去,装作无所谓的样子点了点头。

雪后的村庄并没有什么景致,两个人一路无言的走着。村民们热情的跟安乐打着招呼,连带着观察身为城里人的白瑾逸。直到越走越远这种窥视才渐渐消失不见。

“你为什么要拿张扬的钱?”空无一人时,白瑾逸还是问出了这个深藏在心里的问题。

“因为这是我唯一能拿到的。”那一刻安乐看向远处的眼神,无限苍凉。

白瑾逸忽然想起,安乐当时询问能够一命换一命吗时的表情,苍凉隐忍的姿态同现在一模一样。

一个人,究竟是要受到多少不公,才能有如此苍凉的眼神。那一刻,白瑾逸甚至觉得他面对的是一个身心俱疲的中年人。

在安乐如此平静的话语面前,白瑾逸觉得那些所谓的不能为了钱放弃尊严的大道理,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白瑾逸满腔的话,就在那一抹苍凉的眼神中消失殆尽,一点一点变成锥心的痛。

正文第两百九十八章投资商铺

过了初五安乐就跟着舅舅的车回了省城,如此仓促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舅舅那边的车队才支起摊子,不早点回去探听情况,可能连点rou汤都喝不上。至于安家,大哥安仁也要回去准备考研的二试。

虽说,安仁一直在导师手底下做事,面试也就是走个过场,可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毕竟复试的时候,考官不只导师一人。

安母则是记挂着她的铺子。去年收益不错,安母也有心大干一场。最重要的是,地款已经发到手里,她觉着还是换成商铺放着比较稳妥。正好趁着过年安父也有空,一块儿去看看房子。

大过年的,售楼处也没什么人。不过安母对这些事情丝毫不介意。

按安母的想法,没人才好呢。没人她才能看清商铺的真实情况。人多的时候,被售楼的人架着一起哄,可能就出了昏招。

可怜的安父在寒风肆虐中被安母拉着到处看商铺。每天回来都恨不得瘫在沙发上不起来。好在跑了几天,两人也对买铺子这件事心里有了点谱。

这两年房价多少涨了一点,商铺的价位又比住宅的价格高一点。现在基本都在1000一个平方,地段好的也能涨到1500一个平方。

安母原本还觉得十二万也算是一笔巨款,现在看来买套房子也就空了。有些好地段,这些钱还不够买一套的。

“南湖大道那套怎么样,上下两层,合起来100多平方,手上的钱也够用。”安母一边揉着酸痛的脚一边跟安父商量。

“那个面积虽说可以,但是分成两层会不会太小了。以后好租出去吗?”老家的商铺建的又宽又大,安父觉的那个铺子小的就像一个鸽子笼。

安母虽然不太同意安父的说法,可是心里也有了几分疑虑。原本看中的房子,也觉的没那么好了。

“东关村那套呢?八十多平直接铺开,做买卖多气派。价钱也不贵,买了房子,我们手里头还能剩几个,有点什么事情也好应急。”安父苦了一辈子,万事都习惯留一手。

安母知道安父说的那套房子,别的还算满意,就是只有一层,以后自家人没法住。心里总是觉得不划算,摇摇头否决了安父的主意。

夫妻俩个又说了不少房子,不是价格不合适,就是位置太偏僻,其它都合适了,面积又只有一丢丢。总之,看了无数套房子,就没有一套满意的。

这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