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春江花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6

分卷阅读356

    对待,从前为了复仇,更是连自己的性命都未当一回事,又何况是我?这些年来,我也为他做过不少的事,如今就算离开,也不算对不住他了。”

“李夫人,在慕容氏的家训里,没有信义二字。有的,只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以我长兄之心计,恨李郎君之深,即便他提出以长公主母子换我,必也不会只是简单交换。”

“只要你能答应我一件事,我保证,我必竭尽所能,让长公主母子,安全归来。”

“何事?”

慕容喆凝视着洛神,慢慢地道:“当着夫人之面,我便不遮掩自己的所盼了。夫人若能应允,待事成之后,收容我,顾我终身无虞,我便对天发誓,就此弃暗投明,倾尽全力,助李郎君成就大事。”

她虽没有明说,但言下之意,洛神岂会听不出来?

他没有想到,慕容喆竟会直白如斯,径直就在自己面前提出了如此一个条件。

她下意识地便要拒绝。尚未开口,听见慕容喆又道:“这些时日,我也已是想明白了。这次即便能够回去,若还是像从前那般活着,又有何乐可言?”

“我并不惧死。”

她慢慢地来到洛神的面前,和她隔着铁栅相望,一字一字地说道。

洛神和她对望了片刻,淡淡地道:“这有何难。长安有无数的勇健儿郎。你若真愿弃暗投明,日后我必会代你留意。”

慕容喆看着洛神,微微一顿,道:“李夫人,你知道我的意思。”

洛神道:“方才我的话语,亦是我的意思。”

慕容喆盯了洛神片刻,目光仿佛惊诧:“李夫人,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何不应?我不过只是想留在李郎君的身边,助夫人服侍李郎君而已。难道你不想救回你的母亲和阿弟?你还没见过你阿弟的模样吧?”

洛神长长呼吸了一口气。

“慕容公主,我母亲当年便是收容了一个不该收容的女子,这才有了今日之祸。她若知道,必不肯叫我重蹈覆辙,哪怕是为了救她和阿弟。”

“李郎君是我的郎君。莫说我不会与人共之,便是我愿意,非我贬低公主,郎君恐怕也不会点头。慕容公主愿出力最好,若是不愿,亦不勉强。郎君会助我再想办法的。”

她说完,转身要去。

慕容喆那张本就苍白的面庞,愈发不见血色了。

她盯着洛神就要离去的背影,眼底忽然掠过一缕厉色,快步来到栅门前,抬手伸到发髻之侧,竟从髻里抽出了一支藏于中的看起来像是一截小竹管的东西,拔下盖头,便露出了一截锋利的铁尖,赫然变成了一把小小的匕首。

囚徒入狱之前,都要经过搜身,免得身边留有任何锐物,既防伤人,也防自伤。

没想到慕容喆的头发里,竟也藏有锐器。

“李夫人!”

她厉声唤了一句,见洛神回头,将手中的尖头,对准了自己的脸。

“李夫人,我一心向好,对你无所不言,本盼着你能有几分同情之心,救我于泥潭之中,不想却遭你羞辱至如此地步!”

“我只要将我的这张脸划上几下,叫西凉皇帝知道,是你逼迫下的手,则不但能叫他打消娶我的念头,你说,你的母亲和阿弟,他们又会遭到如何的报复?”

她冷笑。

洛神吃了一惊,见她脸色惨白,目光闪闪,迟疑了下,正想着先安抚,却听到身畔传来一阵脚步之声。

李穆来了。

慕容喆睁大眼睛,望着对面这个自己从见他第一眼起便暗自倾心的南朝男子。

从没有一刻,会像方才那样,叫她清楚地意识到,她是何等地嫉妒面前的这个女子。

她曾坐在镜前,痴望着镜中那个有了另一张脸孔的自己,想象着,便是一辈子都戴着这张脸生活,她也是心甘情愿。

一切都是起于他。

而此刻,面前这个曾令她一见倾心的南朝男子,他投向自己的两道充满了厌恶的阴沉目光,却叫人不寒而栗。

“慕容公主,你想划几刀,尽管划便是,没人会拦你,自己看着办。”

李穆冷冷地道了一句,随即转向洛神,握住她有些发冷的手,带着自己的妻,转身出了监房。

……

慕容喆终究还是没有往自己的脸上划刀。

三天之后,高桓赶回长安,给洛神带回了来自于父亲的消息。

洛神振奋不已,开始盼望着父亲能早日救回母亲和阿弟,带他们平安归来。

而与此同时,她却又将不得不和李穆再次分开了。

派出去的探子陆续传回了消息。西凉和北燕,开始有了往边境调兵的迹象。

李穆召集部下,制定了不等对方集结完毕,便做出主动迅速攻击,逐一击破的战术决定。

就在北方战云密布,一场新的,或许也是最后的北伐之战,就要再次来临之际,远在建康的大虞朝廷,此刻,还依然陷在一场争辩之中。

争辩的焦点,便是到底该如何处置李穆。

☆、第155章

高胤此前发回来的奏报,早已到了建康。

在奏报里,他说李穆现如今对朝廷并无实际威胁,请求准许他带兵返还。

他解释说,对朝廷而言,如今最大的危险,并非来自长安,而是仍占据着青州的那支鲜卑兵和西南的局势。

青州一直就是北方政权企图与素有建康江北门户之称的广陵相峙的大本营。从前北夏时如此,如今北燕,亦是如此。慕容替在青州经营了一支效忠于他的心腹精兵,虎视眈眈。此前洛阳一役,因为李穆绝地反杀,他虽丢失了大部分的黄河以南的中原之地,但青州仍然掌握在他手中,对朝廷的威胁,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除了北方的青州,西南也是朝廷需要防范的重点。那里本就鞭长莫及,胡族杂居,此前便陆续出现过多个自立的胡人政权,又有过许泌之乱,前些年,本就是靠着李穆之威才镇压了下去。如今李穆不在,局面怕会再次变乱,他请求朝廷务必重视防范。

纵观如今的局面,与其让他继续留在这里空置军力,不如及早回兵。

这是一封很长的奏报,罗列详细,鞭辟入里。他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

但他却并未如希望的那般迅速得到回应。朝廷因他这封奏报而起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多日。

以刘惠为首的官员,并没有因高胤的这封奏报而改变想法,仍然坚称李穆公然背叛大虞,行径骇人听闻,是为朝廷最大的乱臣贼子,当立刻向天下发布公告,人人得以诛之,并责令高胤立刻执行先前朝廷下达的命令,控制长安,捉拿李穆。

比起刘惠这些人,冯卫的态度却要缓和许多。他赞同高胤的奏报,说李穆并非朝廷如今最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