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天行有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

分卷阅读51

    史规律,一个皇朝由兴起到衰亡的时间也就在两三百年间,反正在西周末年当周王,指不定就要背上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头了。

而且每逢王朝将要衰亡,总会天灾频发,什么地震、洪水、干旱之类的,小冰河期总是在这种时候准时到来。

而从宣王晚期开始,宗周各地就出现了各种奇怪的自然现象,到了他爹姬宫湦继位不久,就频有大灾,历史上可以把这个归咎为幽王失德,连宣王晚期的那些异象也能说成是天意示警,大周将会出现一个不孝的周王,毕竟西周的末代周王、亡国之君这个锅是姬宫湦背的。

但是现在姬宫湦还好好地活着,周王之位还会传承下去,姬伯服不想背锅,也很有兄弟爱的不愿意让美人娘可能生的弟弟背锅,那就只能让便宜哥背锅了。

姬伯服要是在镐京成婚,他爹估计能把场面弄得堪比太子,让整个王城都欢庆起来。

姬宜臼自从复立以后就不怎么发表意见了,而是变成了一个闷sao,什么事儿都憋在心里,姬伯服真的担心,若是在镐京成婚,他哥能活生生把自己气死。

于是最后在姬伯服的据理力争下,他的婚礼还是放在了宣都开邑举行。

作者有话要说: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出自荀子,所以蠢作者并不是很确定西周末年时代的诸侯国总数……但是姬姓居多还是能确定的。

妫【gui一声】是舜的后代,姒是禹的后代,也是夏王朝的王室之姓,越国也是夏禹之后,姒姓,子姓就不用说了,前一卷的主角233333还有尧的后代来着,话说也难为周武王能找到这些人啊!

话说为什么姬宫湦喜欢小儿子就要立他,我居然在查资料的时候得出了答案【并不!】,答案就是跟他爹周宣王学的啊!

鲁武公九年(公元前817年)春天,鲁武公与长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戏一同西行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大臣劝他,他不听,执意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鲁武公回去以后不久就病逝了,公子戏继位,是为鲁懿公,公子括之子伯御于鲁懿公九年弑君,自立,是为鲁废公。鲁废公十一年,宣王率军攻打鲁国,杀废公,另立鲁懿公同母弟。

鲁国这么一团乱都是周宣王最初的那个立幼子的决定出来的,然后,姬宫湦就有样学样了……嗯,老爹的教育很重要啊!

第35章准备

虽然按照礼法规定,婚礼应当在黄昏时刻举行,毕竟是“昏礼”嘛!

但是,除了贵族之家,寻常百姓很少会遵守这个成婚时间,都是定在白天的,原因无他,穷罢了。

贵族们就不一样了,他们有足够的财货支持,让他们能够通宵达旦地宴饮。

然而就算是诸侯贵族,办一场婚礼要把整个宫城都弄得灯火通明,也是有难度的。

开邑的宫城是南申遗留下来的,因为初代申伯是宣王的母舅,所以宣王额外赏赐了他大笔的财物。

再加上初代申伯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他是从原先的申国、如今的西申分出来建国的,西申本身也有大量的财资。

就算初代申伯原本只是申国的卿,拥有的只是谢邑,但是财富也不少。

所以,开邑的宫城建造得极尽宏伟,达到了伯爵规制的极致,姬伯服作为宣侯就国后,几乎没有大兴土木的必要。

然而这也意味着,他要达成姬宫湦不甘不愿放他回开邑成婚的条件——让整个开邑,最起码也得是宫城,都拥有欢庆国君成婚的氛围——是很困难的。

虽然这辈子是个不用担心缺钱的权n代和富n代,姬伯服还是生起了“成婚伤钱”这样属于劳苦大众的想法。

当然了,成婚还是有好处的。

疼儿子的老爹姬宫湦给予了额外援助,除了财帛玉器之外,甚至特意赐下了被称为青铜百斤,而这个分量,可能是某个诸侯与外族勇猛作战才会得到的奖赏。

周王赐青铜,不管别的诸侯是怎么理解的,但是姬伯服觉得这是老爹让他铸鼎的意思。

姬伯服:那我还不如用这个和别的诸侯换钱呢!

宫城之外,照明用的是火把,而在宴会之所,需要用的就是灯烛。

因为古装剧里的印象,姬伯服对这个时代依然使用的是青铜灯——就是在盏中装着油脂,外加一根丝线的配置——没有任何意外。

蜡烛的使用年代,在中国算是比较晚了,而这个时代,“灯”这个词并不常出现,对于照明之物的称呼是“烛”。

这个时代的可榨油植物稀少,最起码,人民的调味好朋友酱油都没有出现,也就是说大豆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还想用植物来榨植物油?真的是可以省省了!

青铜灯上使用的都是动物油——换成术语就是“脂”——想一下小时候冰箱里那满满的一罐固体状的白色猪油,都是从猪rou里榨出来的,就能知道和植物油比,脂的成本有多高了。

宴会举行的地点怎么着也得是个大殿,需要耗费的动物油不知道要多少。

姬伯服同学,在这一刻,又燃起了“发明新事物”的雄心壮志。

虽然他自己是发明不了了,但是他手底下有人啊,只要把具体的特征和原材料描述出来,总有能人异士能达到他的要求的。

而且借着宣侯将大婚的名头,他还特意下令,明年免税,都城以降五百里内,每户皆给犁具。

不仅拓宽了犁耕的面积,还收买了人心。

免费的东西嘛,谁会不喜欢,而且之前的丰收已经证明了新农具的好用。

充当了一回散财童子的姬伯服很淡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和他婚宴上所需要花费的脂膏的费用——这只是一连串费用里的一部分而已——相比,免税与发放新农具,只是九牛一毛。

而这样的做法,已经轻易地收买了民心,现在除了贵族士大夫都说他是个贤君之外,连庶民们也都开始歌颂他的名字了。

申伯两代为君,时间还是太短了,几十年前,这里还是宗周的土地,重新归于宗周王子的治下,对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本来就不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而之前申伯调动大军抗衡周军的行为,在利用他在庶民中的民心、民望的同时,也消耗了它们。

姬伯服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尽是恩惠,更是抹消了国人对前君怀念的可能。

等到宣侯之位传到第二代的时候,这个诸侯国就稳固下来了。

姬伯服选择邓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邓国同样地处宗周南陲,除了原本和申国世代交好的鄫国,就数邓国离原来的申国、如今的宣国最近。

前面的步骤很快就完成了,婚期定于周王十七年,也